编年史经典读后感有感(11)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见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其实这首歌的产生有一定的偶然性,迪伦曾这样说起创作《答案在风中飘》的过程:“有时,事情就是这样奇妙 。这首歌刚写完后,你自己也并未了解其重要意义,它只是我创作的又一首歌而已 。”
不过时代之弦已经播响,在这之后的1963年到1964年间,鲍勃·迪伦陆续写出了《大雨将至》《战争的主人》《时代在变》,彻底点燃了青年人的内心 。鲍勃·迪伦俨然已经成为了青年理想主义的时代代言人 。
尤其是在1963年8月28日,30多万人参加了“华盛顿自由进军活动”,鲍勃迪伦也在其中 。当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当所有的歌手们经历了他们最宏大一场现场演唱,当《答案在风中飘》在风中回响,鲍勃迪伦在民权运动中的声誉已经达到了顶点 。
虽然在60年代,他已经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抗议歌曲领军人物,但是他并不想把自己禁锢在其中 。
鲍勃迪伦定义了抗议歌曲,但他不会满足于此 。他的叛逆性也就在于这,他要将青年们亲手塑造的“神”打碎,他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他要追寻新的历程 。
这就是鲍勃迪伦,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而民谣,就是他最好的探索世界的方式 。
5、不盲从、不屈从、不附和:叛逆而又自我的鲍勃迪伦鲍勃迪伦是叛逆的,叛逆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体现在他的音乐中 。
每当人们以为鲍勃迪伦会给你一个答案的时候,他却给了你一个更加晦涩难懂的难题 。
就像是对于抗争歌曲,贫困、种族歧视、军备竞争、原教旨主义,就在这反叛现实,追寻自我的过程中,鲍勃迪伦厌倦了,他烦了加在身上的各个标签,开始刻意地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足够的距离 。
在《编年史》中,鲍勃迪伦是这么说的:“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想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这太可笑了 。”迪伦说,“我所做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绝大的崭新现实 。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与其说我是一个花衣魔笛手,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 。”
但是众多的年青人不会轻易地放过鲍勃迪伦,他们热切地要求鲍勃迪伦做他们的代言人、领路人 。在《编年史》中鲍勃迪伦回忆了那段难熬的日子,他跟家人隐姓埋名,四处迁移,甚至连租房子都不敢用真名 。他还刻意地改变公众星星,醉汉,居家妇男,只为改变他在青年人心中固有的那个形象 。在这个时候,他最想的,还是能够寻回自我:“我不知道别人幻想的是什么,但是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玫瑰 。那就是我最深邃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