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怎么样( 七 )


由此看来 , 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 , 竟是错了 。
解诗之难 , 由此可见 。
”这首诗慷慨悲烈、雄沉壮阔 , 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
1934年10月 , 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 , 党中央和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 , 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此诗所写的就是当年2月26日红军先锐重占娄山关后 , 毛主席及中央领导机关跟进途中经过娄山关时的情景 。
按前面所引毛主席所解释的情况:“词是后来追写的 , ……”毛主席追忆了当时的风物及心情 。
此诗上半阕 , 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 , 悲声慷慨高亢 , 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 , 直上云天 。
其中尤其这个“烈”字 , 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 , 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 , 凭添悲壮 。
接着第二句 , 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 , 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 , 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 。
长空浩大无涯 , 大雁哀凉清幽 , “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 , 但这个画面可以剖成三个字组成的意境 , 一幅晓月寒霜图 , 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 。
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 , 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 , 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 , 在声、色、音的交融中 , 人物出场了 。
第四、五句 , 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 , 起伏迭荡 , 在山间回环向前 。
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 , 就在这霜华满地 , 残月当空的风景中 , 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 。
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 , 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 , 用字凝炼、准确、优美 , 情景相得益彰 。
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在断鸿声里 , 忧愁风雨中:“倩何人 , 换取红巾翠袖 , 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 , 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 , 千回百折 , 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 , 心情是沉郁的 。
过了岷山 , 豁然开朗 , 转化到了反面 , 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 , 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 , 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 , 豪气再升 , 一笔宕开 , 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 , 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 , 长路艰险 , 但已定下从头做起 。
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 , 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 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 , 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 , 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 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 。
正是在这样的当口 , ...
诗歌创作究竟该如何入门诗歌创作究竟该如何入门关于诗(一)题记:《关于诗》是笔者在诗词学习与创作时的感悟与心得 。
诗心敏感 , 多情 , 善于发现 。
每个人都有 。
有的则更为心思细腻 。
不多赘述 。
诗骨对于诗的认识和理解 。
这是因为认知 , 是你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 。
认知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 , 也就是你的世界的边界 。
或者具体到诗与艺术上来说 , 是美学 , 是审美层次 。
也就是说你对艺术、对诗的理解有多少 , 你的骨子里所带来的东西就会有多少 。
所谓“作文如做人” 。
而眼界的高低与雅俗无关 , 与认知相通 。
血与肉正如语言文字的力量和技巧 。
?张力 , 通过诗心发于文字 , 充满情感和力量 , 遣词造句 , 或迸发 , 或流淌 , 往往这就是情感和思想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