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南京段长江”的诗词有那些?( 五 )


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 , 金陵帝王州 。
逶迤带绿水 , 迢递起朱楼 。
飞甍夹驰道 , 垂杨荫御沟 。
凝笳翼高盖 , 叠鼓送华辀 。
献纳云台表 , 功名良可收 。
唐代 , 是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 。
诗人王昌龄能在名家如林的盛唐赢得“诗家天子”称号 , 是何等不易!王昌龄别称“王江宁” , 史载他是江宁(即南京)人 , 至少在他四十岁左右曾经做过七八年江宁县丞 。
在此期间 , 他创作了不少描绘江南绮丽风光的诗歌 , 诸如《芙蓉楼送辛渐》、《采莲曲》等 , 是诗史上难得的佳制 。
“诗仙”李白一生中曾多次来金陵游历或暂住 。
第一次是他出蜀后不久 , 诗人年方二十六岁 。
最后一次是他被流放夜郎之后 , 途中遇赦回来 , 往返于金陵、当涂一带 。
不久 , 病逝于当涂 。
李白在金陵留下了不少佳作 , 其中《登金陵凤凰台》、《长干行》脍炙人口 。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 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 , 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 , 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 , 长安不见使人愁 。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 , 折花门前剧 。
郎骑竹马来 , 绕床弄青梅 。
同居长干里 , 两小无嫌猜 。
十四为君妇 , 羞颜未尝开 。
低头向暗壁 , 千唤不一回 。
十五始展眉 , 愿同尘与灰 。
常存抱柱信 , 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 , 瞿塘滟预堆 。
五月不可触 , 猿鸣天上哀 。
门前迟行迹 , 一一生绿苔 。
苔深不能扫 , 落叶秋风早 。
八月蝴蝶来 , 双飞西园草 。
感此伤妾心 , 坐愁红颜老 。
早晚下三巴 , 预将书报家 。
相迎不道远 , 直至长风沙 。
“诗圣”杜甫也曾来金陵 。
凤凰台附近的一条小巷金粟庵 , 就得名于杜甫的诗作 。
杜甫二十几岁时漫游金陵 , 遍访名胜古迹 。
他最难忘怀的是作为瓦官寺三绝之一的顾恺之大型壁画“维摩诘居士像” 。
他的友人江宁许八见他如此钟爱此画 , 就送给他一份此画的临摹本 。
杜甫写了一首五言长律《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 , 甫昔时尝客游此县 , 于许生处乞瓦官寺维摩图样 。
志诸篇末》 。
后来金陵人根据杜甫诗意 , 建金粟庵 , 并把附近的一条小巷叫作金粟庵 。
唐代还有许多诗人咏过金陵 。
诗人崔颢游览了长干里、横塘 。
写下了两首《长干曲》 。
此曲接近民歌 , 淳朴生动 , 一如口语:“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停舟暂借问 , 或恐是同乡 。
”“家临九江水 , 来去九江侧 。
同是长干人 , 自小不相识 。
”(九江:泛指长江水系) 诗人韦庄的《台城》也是历来公认的佳作:“江雨霏霏江草齐 , 六朝如梦鸟空啼 。
无情最是台城柳 , 依旧烟笼十里堤 。
” 刘禹锡写《金陵五题》 , 其中《石头城》和《乌衣巷》影响最大 。
石头城 乌衣巷山围故国周遭在 , 潮打空城寂寞回 。
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淮水东边旧时月 , 夜深还过女墙来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杜牧也在金陵留下名篇 。
他的《泊秦淮》写道: 烟笼寒水月笼纱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诗中凄迷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 , 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
另一首《江南春》绝句描写了南朝佛寺之盛: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李商隐的诗涉及南京的有《咏史》、《南朝》等 。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 , 一片降旗百尺竿 。
三百年间同晓梦 , 钟山何处有龙盘?《南朝》一诗则揭露了统治阶级沉缅女色、骄奢淫逸以致亡国灭身:“玄武湖中玉漏催 , 鸡鸣埭口绣襦回 。
谁言琼树朝朝见 , 不及金莲步步来?敌国军营漂木秭 , 前朝神庙锁烟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