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文化与历史?中国传统文化陶瓷文化( 三 )


瓷都景德镇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  真宗赵恒下旨 , 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 , 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 。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 , 质薄光润 ,  白里泛青 , 雅致悦目 , 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 绘 。当时彭器资《送许屯田诗》曾有这样的评价:“浮 梁巧烧瓷 , 颜色比琼玖 。”
到元代 , 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 。青花瓷茶具 , 淡雅滋润 , 不仅为国内所共珍 , 而且还远销国外 。
明代时 , 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景德镇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 , 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 , 产品造型小巧 , 胎质细腻 , 彩色鲜丽 , 画意生动 , 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 。明代刘侗、于奕正著的《帝 京景物略》一书中有“成杯一双 , 值十万钱”之说 。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 , 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 。到雍正时 , 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 , 通体透明 , 薄如蛋壳 , 已达到了纯乎见釉 , 不见胎骨的完 美程度 。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 彩绘花纹图 , 有如“透轻云望明月” , “隔淡雾看青 山” 。制作之巧 , 令人惊叹 。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 , 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 。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 , 大约起源于商代陶器 。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 , 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 , 称为唐三彩 , 宋代有影青、粉青、定 红、紫钧、黑釉等 。据史籍记载 , 宋、元时期 , 景德镇瓷 窑已有300多座 , 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 。到了明、清时代 , 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 , “尽人工之巧” , 承前启后造诣极高 , 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 。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 , 宋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 , 从明朝开始 , 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 。明代永宣年间 , 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 , 创造了祭红 。祭红娇而不艳 , 红中透紫 , 色泽深沉而安定 。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 , 因而得名祭红 。因烧制难度极大 , 成品率很低 , 所以身价特高 。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 , 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 。郎窑红又叫宝石红 , 色调鲜艳夺目 , 绚丽多彩 , 亦很受人喜爱 。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 , 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 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 。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 , 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 。使瓷器“白如五、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