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大班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幼儿在拌制凉拌菜的过程中 , 认识各种常用的调味品 。
在尝试记录和小组合作记录的过程中 , 培养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表达表现能力 。
初步了解调味品的小常识 。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
教学准备:
1、现成的凉拌菜一盆 。
2、切成丝的几种蔬菜:黄瓜、海带、豆芽、胡萝卜 。
3、调味品:盐、白糖、醋、麻油、辣椒油 。
4、一次性的杯子、勺子、碗等 。
教学过程:
一、幼儿品尝凉拌菜 , 激发幼儿拌凉拌菜的兴趣 。
老师提问:你吃的凉拌菜味道怎么样?为什么会这么好吃?(你还吃过什么?好吃吗?里面都放了些什么呢?)
二、幼儿认识各种调味品 。
老师提问:
1、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调味品?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们知道了 , 那我们怎样让别人一看也知道呢?(引导幼儿合作协商制作标记)
3、幼儿制作标记 , 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 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
(老师不要求统一标记 。)
三、幼儿自制凉拌菜 。
(一)、幼儿第一次自制凉拌菜
1、教师向幼儿交代制作凉拌菜的'要求 。
2、幼儿第一次自制凉拌菜 , 并独自把自己自制凉拌菜的过程记录下来 , 教师巡回指导 。
3、交流讨论:你觉得你的凉拌菜好吃吗?为什么?
4、教师总结:调味品要放的不多不少才好吃 。
(二)、幼儿第二次自制凉拌菜 , 尝试小组合作记录 。
(三)、分享交流 。教师出示幼儿小组记录的表格 , 每组幼儿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 , 并向大家推销自己的凉拌菜 。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 ,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表现方式大胆的设计调味品标记 , 并记录自己自制凉拌菜的过程 , 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 , 活动气氛非常的浓厚 。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 , 每一次的尝试和制作的过程 , 都是在帮助幼儿认识调味品 , 并知道它的作用 。同时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表达表现能力 。
教学的设计是非常的完美的 , 可是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如:第一次的品尝如果我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制作凉拌黄瓜 , 那么从一开始就能让孩子们尝到了不同的凉拌味道 。这样也有利于后期教学的带动 。
【《调味品》大班教案怎么写?】其次就是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设计调味品标记 , 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做细致的分工 , 想让每一个孩子都尝试着为所有的调味品设计标记 , 但却忽略了孩子们的能力差异 , 不过我在进一步的巡回指导小组活动时 , 还是帮助幼儿们解决了这些问题 。设计好后 , 我在每一组挑选出了一名小老师来统一组上设计的标记 。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占用了太多的时间 , 以至于后面的教学顺序没法按照自己设计的步骤走下去 。操作课是比较难以控制的 , 尤其又是在吃东西就更没有办法控制孩子们停止下来了 。所以 , 我随机应变的把大组的教学改为小组教学 。因为孩子们的兴奋度实在是太高了 , 原本打算进行两次操作的 , 结果也因为第一次的操作时间过长和食物的准备过少而放弃了 , 但孩子们的记录结果还是让我感到比较满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