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的名言( 三 )


”这就是说,“义”高于一切 。
为了“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了“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 。
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 。
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
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
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 。
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 。
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 。
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 。
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 。
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 。
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 。
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 。
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
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
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
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 。
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
关于鞠躬尽瘁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
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 。
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 。
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 。
(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 。
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 。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
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 。
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 。
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三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 。
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 。
(鞠躬,表示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已,完结、罢休 。
)《三国...
思品古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生”为什么我们要忧患意识 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
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 。
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 。
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
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 。

【忧患意识的名言】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
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
居安思危的意思,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可能再次导致二战时悲惨的国运 。
以忧患意识为话题的800字左右的作文 许多人心里往往缺乏一种潜在意识——那就是忧患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那就是在国泰民安时国君仍日理万机的操劳;就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严加防守警戒;就是商人在事业成功时仍不停占领市场的竞争;就是寻常百姓过日子时省下的一笔存款 。
换句话说,这就是居安思危 。
或许他们的担忧似乎不必要,的确,国君何尝不可松懈一下?商人也该满意一下自己的业绩了吧?小百姓偶尔“潇洒”一下好像也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