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有没有好一点的?( 三 )


我们常常讲,比如考证派吧,往往说是胡适先生是开山者,而且往往也把俞平伯先生提到这里面来,但是事实上呢,现在有人就指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余平伯的《〈红楼梦〉考证》是不一样的,胡适先生对于《红楼梦》的考证,他更着重于史学的,就是说把《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的版本,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面去考证,通过历史,通过史料来对它进行考证,当然这方面胡先生取得很大的成就了,而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辩》或者《〈红楼梦〉研究》这个著作为代表的 。
他的考证呢,更着重于对于《红楼梦》作品本身,所以有人称做这是文学的考证,那么文学的考证呢,事实上跟后来兴起的小说批评,其实它这里边有很多是相融的,文学的考证和小说的批评它是相融的,所以这里边的关系很有意思的,仔细来分辨的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
《红楼梦》之所以形成为一门学问、专学,并不仅仅它有谜,首先是《红楼梦》本身所具备的文学艺术魅力,吸引了大家,大家关心《红楼梦》了,才去关心它的谜 。
像我无名无姓,大家不知道,我失踪了、死了、活了,大家不会关心 。
因为《红楼梦》有这个魅力吸引着大家,所以说大家才要去关心《红楼梦》,也关心《红楼梦》的谜 。
那么考证越多,发现的史料越多,那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越多,出现许许多多的矛盾的地方 。
曹雪芹活了四十岁也罢,活了五十岁也罢,咱们知道他的都只是些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东西 。
所以好多是解不开的谜,《红楼梦》又是一部未完的作品,它也有许多解不开的谜,正因为它有魅力,大家要去解这个谜,越解谜越多,越有吸引力 。
第二个就是说许许多多的大学者,都加入红学研究队伍中来,不是说能搞《红楼梦》就能成为大学者,而是他本身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学修养,他才有《红楼梦》的研究 。
历史上熟悉的人物像蔡元培先生,胡适之先生、俞平伯先生,到后来的周汝昌先生,冯其庸先生...
研究红楼梦有二百多年了,人们把这们学问称为 答案很简单,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
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对《红楼梦》作者生平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名著的相互影响等等,都可称为红学 。
由于爱好者、研究者众多,红学日益成为“显学”,其“热闹”程度大有超过甲骨学、敦煌学之势 。
红学一词,开始出现的时候,带有半开玩笑的性质 。
据李放《八旗画录》注记载:“光绪初,京师士大夫尤喜读之(指《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 。
” 民国初年,有个叫朱昌鼎的人,对《红楼梦》十分入迷 。
有人问他“治何经”,他对人家说,他所治的“经”,比起一般的经,少“一横三曲” 。
原来繁体字的“经”字去掉“一横三曲”,就是个“红”字 。
红学的出现几乎与《红楼梦》的出现是同步的 。
也就是说,《红楼梦》尚未完成,红学就出现了 。
脂砚斋所作的评语,就是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所作的 。
脂评牵涉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作者家世、素材来源、人物评价,是标准的、而且十分可贵的红学资料 。
红学又分为旧红学与新红学 。
所谓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索引、题咏 。
新红学则指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 。
胡适考证出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而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胡适虽然遭受批判,但这些观点却普遍被人接受 。
近几年来,随着红学的深入发展,新红学的基本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杯疑,而屡遭批判的索隐派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
红学的概念本来是很清楚的 。
然而周汝昌先生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不能算到红学的范围里 。
只有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脂砚斋评以及“佚稿”的研究,才算是真正的红学 。
1982年,周汝昌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红学的范围作了如下界说: “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 。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