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诗词的议论文( 六 )
“规往”就是打算去 。
古人作品中这样的错字是不少的 。
我上大学时 , 有位老师讲《庄子》 , 他说《庄子》中有一句“而今乎妇女” , 有本哲学史就这一句话 , 大谈庄子对于妇女的看法 , 如何如何 。
其实这句话里有错字 , 应是“而今安归” , “女”字属下句读 , 根本就没有“妇女”这两个字 , 抄错了 , 刻错了 , 坑害了人 。
看来 , 对待古人作品中的错字处理不好 , 妨碍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 。
有时错字还破坏了我们对作品的艺术美的享受 。
如《九歌·湘君》中有一句“美要眇兮宜脩” , 闻一多先生在《楚辞校补》中说:“宜脩是宜笑之误 , 脩笑声近而讹 。
”宜笑即笑时稍微露出雪白的牙齿 , 和《山鬼》中“既含睇兮又宜笑” , 意思差不多 。
描写的是一种人的姿态美 , 非常形象化 。
若依王逸注释说“脩”作“饰”解 , 宜脩就是宜饰 , 很抽象 , 那就索然寡味了 。
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古人作品中的错字呢?明朝人刻书 , 碰到不懂的地方 , 就任意校改 , 很多人都不满意这种做法 。
我们当然不能采用这个办法 。
不能随心所欲 , 想改就改 。
即使是错字 , 改时也要说明改动的原因 。
事实上古人作品 , 特别是文学作品 , 错字问题有时是很复杂的 , 不仅只是通顺不通顺 , 易懂不易懂 , 而且有一个美好问题 。
大家熟悉的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舸舰迷津” , 这个迷字 , 有的本子作连字 , 有的本子作弥字 。
作连字和弥字都好懂 , 只有作迷字不好懂 。
但从文学欣赏角度看 , 恰恰是这个不太好懂的字 , 反而叫人觉得美 。
究竟作者手稿上是个什么字 , 实在很难判断 。
中国字实际包括形声义三个方面 , 这里连字和迷字形体相近 , 弥和迷 , 声音相同 , 究竟原稿是什么字 , 如何错法 , 不易弄清楚 。
但也可能本来是一个连字 。
温飞卿《送陈嘏之保侯官兼简李常侍》诗说:“春服照尘连草色 , 夜船闻雨滴芦花 。
”连一作迷 , 可见连迷二字形体近似 , 容易弄错 。
错成迷字后 , 有些费解 , 因之有人以声读相同又改为弥 。
自然 , 这只是一种推测 , 一种可能而已 。
我们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 除开可能遇到一些抄错刻错的字外 , 最主要还是字义的解释 。
古今字义发生了变化 , 文言脱离口语 , 就不好懂 。
宋朝有一个文人把”夜梦不祥 , 书门大吉 。
”写成“宵寐匪贞 , 札闼宏庥 。
”就是利用古今字义变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600字左右 (请适当筛选)当代中国社会仍然适用的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 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
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论述颇多 , 诸如“有天地 ,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 然后有夫妇”(《周易》) 。
“以类合之 , 天人一也”(董仲舒) 。
“因明致诚 , 因诚致明 , 故天人合一 , 致学而可以成圣 , 得天而未始遗人”(宋张载《正蒙·乾称》) 。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生的最高理想为天(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协调 。
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 , 人不能违背自然 , 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 , 而只能与自然和平共处 。
另一方面 , 自然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本体 , 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 , 而是可以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客观对象 。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 , 但是在天地人之间 , 强调以人为本 。
特别是儒家主张“未能事人 , 焉能事鬼” , 把人的本体价值突出出来 。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离宗教的迷狂距离非常遥远 。
今天 , 我们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 , 我们过多地强调战胜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盛举 , 赞美人的创造、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
- 面霜|好用的面霜公认最好用学生党,口碑最好十大面霜排行榜
- 学生洗面奶|有效平价的洗面奶推荐,适合学生的洗面奶推荐
- 护肤品|好用的学生护肤品有哪些,适合学生用的十大护肤品排行榜
-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读后感摘抄
- 电视柜|电视柜如何选择尺寸
- 2022|2022只此青绿武汉巡演有学生票吗
- 德祐的门店复制模式——如何快速培养人才? 薄荷曼哥
- 如何看出一个女生慢慢不喜欢你了
- 中介|中介如何知道你跳单了
- 如何阅读德里达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