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时代精神或中国梦的经典诗歌( 二 )


悠悠的岁月如流水远逝 。
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们?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 。
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 。
从太平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疆场的大将,到抗日战争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的没有留下姓名,还有的没有墓场和石碑 。
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欧阳海……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那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 。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上不屈的中华魂!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 。
“朝霞艳,国旗升,凝眸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
浩浩中华魂,魂兮归来!
谁有关于时代精神或中国梦的经典诗歌

李白诗歌中在张扬个性,却又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和面貌,如何理解 ...李白是性格天真的一位诗人 。
诗歌创作充满了夸张和想象 。
他的心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情感,都会在诗歌中毫无遗漏的直接展现出来 。
愁时,他“白发三千丈”;喜时“仰天大笑出门去” 。
他对自己极为自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 。
所以,我们说李白的诗歌直接张扬了他的狂傲不羁,天真率直的性格 。
再说唐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文化开放,思想较为自由的时代 。
这一时期,士子们普遍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思想的较为自由,让人们具有了不同的精神风貌以及独特的性格特征 。
正是这种环境,孕育了唐朝极为繁盛的诗歌创作风潮,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个性的杰出诗人 。
如向佛的王维;驻守边塞的岑参;七绝圣手王昌龄;诗歌鬼才李贺 。
沉郁如杜甫;好酒如贺知章;苦吟如贾岛孟郊等等 。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
所以说,李白在诗歌中张扬出来的个性,是盛唐时代下,士人思想的反映 。
不过在他的诗歌当中,这种个性,特出的更加明显 。
有关于思念祖国的诗词句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 。
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
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 。
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 。
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 。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