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六 )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没有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还有就是我讲的话过多,学生在课上充当“观众”,被动的接受,或者“坐享”其他同学之成 。
2、语言缺乏亲切感、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课堂上不能灵机变动,没有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提出的问题不是特别清楚,以至于学生不能及时的发现规律 。
3、在归纳乘法结合律的内容时,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 。课堂学生气氛不够活跃,思维不积极,学生没有全部参与进来,我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的意图 。在介绍结合律时,应及时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括号的位置不同” 。突出括号的位置不同说明什么?这里引导不到位 。
4、在教学中,有点偏于关注部分学生,要注意与全体学生的交流,让所有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在平时教学中,多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倾听” 。
5、练习量不够 。由于在课堂的细节没有设计和处理,语言不够精炼,导致总结归纳的时间过长,习题没有完成,学生没有更好的进行巩固理解 。
从上面的失误中我得出:教师不但要预设教学,更要关注学生,要提前备学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
总之,要想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课堂资源生成方面多下功夫 。真正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学生、选好教法、达成目标 。使每节课师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高效地完成,使学生学有所获 。

《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沉闷乏味课堂教学,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乘法结合律的发现与探索活动 。这次的数学活动基本完成了预设的学习目标 。
第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在设计新课引入阶段,开课时我说:“我们师生来个比赛好不好?”听到这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好” 。课堂气氛一下就调动起来,同学们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 。我立即出示几道题,很快的就说出了得数,学生看到老师算的这样快很吃惊,也很好奇 。在学生诧异之际我出示了课题,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会算的向老师一样快 。然后很自然的就导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样以师生比赛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
第二、四年级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定律比较困难 。
他们通过直观感知能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涵义,也能够用具体的算式来验证乘法结合律,用字母、符号来表述乘法结合律,但是当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乘法结合律时,却有点困难 。因此 我在讲解乘法结合律的含义时,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达乘法结合律,如:通过验证表达结论——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再解释字母公式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定律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