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三 )


3、巩固练习主要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过程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在进行乘法结合律的教学时,放手不够,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规律,学会利用学过的加法结合律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教学语言还要注意精炼,有时还是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 。

《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乘法结合律是学生学习运算定律的第二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因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基本相同,通过知识的正迁移学生完全能够自己学会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为:让学生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内容并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达到简便计算;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渗透规律的发现,验证的科学方法 。培养自觉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并从中体验到成功感 。
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与交换之前,已经会简便运算了 。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教材本身和老师之前或多或少有渗透;
二是学生课外学习所得;
三是来自学生自身的计算经验 。他们根据自己经验,模糊地知道在乘法算式中,改变乘数的位置、改变运算顺序,结果是不变的,出于需要有时就会对算式进行转换,他们很显然不是通过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看来,会不会学生是对定律的意义现有模糊认识,然后我们给他们提炼一个本质、简洁的模型的,而这个模型的作用是为他以前的简便算法找到一个数学上的依据 。
探索数学的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的 。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 。最后,当学生已经概括出乘法的结合律后,如果能进一步追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呢?”通过学生对方方面面的反思,引出最后的概括 。这样可能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会更深刻一些 。虽然,学生要真正理解概括还需要大量地体验,但相信经历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体会到探索的基本步骤 。
反思整节课,本课中因为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定律,所以应该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多做、多说、多练,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态势 。但在课前对学生学情关注还是不够,做为代班四年的教师应该为此感到愧疚,应该想到有一部分孩子看不见屏幕上的字,课前就应该给孩子们将学案打印出来,那样能节省更多时间,效率会更高一些 。

《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