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古诗词或着句子变色龙( 二 )


如教《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皇帝的新装》、《月迹》等课文时,我让学生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分角色表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
教《变色龙》一文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分角色演绎了这篇文章 。
小谦扮演的“奥楚蔑洛夫”穿着一件崭新的军大衣,趾高气扬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阿太扮演的捧着筛子的跟班“巡警”,人群中忽然爆发了一个人的惨叫声,之后大家便看到举着“鲜血淋淋”的手指的“赫留金” 。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装腔作势的“奥楚蔑洛夫”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也引来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
课本剧的表演在整节课中只占了15分钟,就是这15分钟给全班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趣味盎然的精神状态,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
尤其是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表演,让学生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在人物形象的评论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兴趣,形成了良好认知 。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文章的内容提供了情景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师应有情景意识,变课文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激发兴趣 。
学生置身其间,感知课文内容,品味学习成功的愉悦,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
二、从“我要学”到“我会学” 学生“要学”了,那就要变“我要学”为“我会学”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 。
1.铺设桥梁,掌握方法 。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
”这就是说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在语文学习中,预习习惯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
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语文课,我不再枯燥地讲学习语文的目的、意义,不再生硬地提规定、要求,而是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寻找正反典型事例开展师生自由漫谈 。
我们一起谈论了标点出错造成的后果,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书写潦草造成的误会 。
同时,也介绍了基本的圈画勾点的方法,如何拿到一篇陌生课文的时候,通过自读给这篇文章做简单的注解 。
我展示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帖,讲述了这位“书圣”苦练的经历,还讲述了“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观点,讲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佳话 。
我对学生说,古今中外,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诗人、文学家、外交家、思想家,他们大多出生于穷乡僻壤,现在只要我们打好基础,勤学苦练,那么若干年后,我们中一定会出现作家、诗人、新闻采访人员……我知道在学生的内心一定是涌起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学好语文的情思 。
当一颗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只要适时耕耘,它就一定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
之后的课上,每次遇到一种全新文体,比如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专题时,我都会先简单讲述此类文章阅读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这些技巧在课文中进行分析理解 。
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的放矢,在学习文本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阅读能力,课外阅读能力大大提高 。
2.接通比较,学会迁移 。
接通比较艺术是我在一堂公开课上得到的启示 。
学生阶段学到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
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 。
会边读边想的同学,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事情要快些,顺利些 。
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越大 。
他就越需要阅读 。
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 。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由于不同的阅读习惯其培养方法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质疑问题的习惯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必须从质疑问题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