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古诗词或着句子变色龙( 三 )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 。
发现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必然是对思维能力的极好训练 。
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后,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会借助于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解决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学会用脑,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用已知来解决未知 。
1.改"学前教"为"学后教" 。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后教"应该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 。
让学生在自习新课之后教师才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课堂学习 。
教师应把讲读课上成讲读与训练的结合课,应以筛选、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为主要目的,尤其应把教的"重心"放在学生反馈出来的疑难问题上,引导和帮助学生解难释疑 。
为此,应把握以下原则:①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②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③学生不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去发现和解决 。
2.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 。
例如,在让学生自读《变色龙》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说天气热得要命,把大衣脱下来;一会儿又说天气冷了,要穿大衣了 。
是不是真因为天热天冷呢?"这个问题抓住了"变色龙"的特征 。
多数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因为心理紧张,因此产生忽冷忽热的感觉" 。
但也有学生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奥楚蔑洛夫并不紧张,他谈天气,脱大衣,穿大衣,是为了掩饰自己,使人们不注意他的态度变化" 。
这样的讨论,不仅揭示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更培养了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探索并发现问题的能力 。
3.抓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
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
如在上《愚公移山》时老师提出"愚公笨不笨"的问题,结果,学生通过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可移之理"三个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大智若愚的道理 。
并指出,说愚公笨,是因为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问题 。
可见,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对发展思维有何等重要!4.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教师除了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外,还应设计一些能对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 。
如在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好像觉得这篇文章不完整 。
难道赫耳墨斯听了雕刻家的话以后,他就没有感受,没有反应?所以我觉得文章缺一个结尾 。
"同学们对此反响强烈,各抒己见,这样,使学生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展开创造想象,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深入发现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
5.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有了自己独到的发现,思维就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
这时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 。
探究问题的热情便会空前高涨,所以,我认为"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
我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节《斑羚飞渡》的阅读课,教者在课文导入和检查预习之后,进行了如下的提问:1.斑羚遇到了怎样紧急的情况?2.面对这样的绝境,斑羚群有怎样的表现?3.镰刀头羊想出了一个什么绝妙的自救办法?第一步斑羚群是怎样做的?4.面对又深又宽的山涧,斑羚们是怎样飞渡的?(1)请找出描写斑羚跳跃腾空的动词 。
(2)在跳跃的最高点,哪一个动作给了年轻斑羚新的生命?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老斑羚?5.成功的试跳给斑羚种族带来了生的希望,作者在描写其他斑羚飞渡的时候是怎样安排的呢?在这节课里,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教师是按照教参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进人教师预设的答案中 。
这些细小的问题把文章"肢解"了,就有如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一块块举起问:这是什么?不但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语权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
- 私人影院|私人影院是自己选电影吗
- 诺贝尔奖|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名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得主和成就
- 中介|中介为什么不怕客户私下交易
- 《是或一点也不》读后感摘抄
- 躲春|躲春可以做美甲吗
- 汤加火山|汤加火山或影响拉尼娜发展吗
- iPhone15|iPhone15或将全部搭载苹果自研芯片是真的吗
- 最新残疾人趣味活动策划书范文有没有?
- 趣味运动会主持稿如何写?
- 审美趣味提升格调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