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案如何写?( 八 )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 , 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 。老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 。(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 , 兔子又没追上 , 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 。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
4.指导朗读 。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 非常高兴 , 就掰了一个 , 扛着往前走 。”(示范: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
(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 非常高兴 , 就扔了玉米 , 去摘桃子 。”你们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 。)
(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 , 非常高兴 , 就扔了桃子 , 去摘西瓜 。”(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 , 语气加重 。)
谁来试试 , 指名读 。
(4)“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 真可爱 , 就扔了西瓜 , 去追小兔子 。”(觉得小猴子真不像话 , 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读 。)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
(6)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 通过联想和朗读 , 感悟小猴子见异思迁的特点 。此环节积累了关于小猴子的动作的词语 , 同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加深了对小猴子性格特点的理解 。
四、想象创造 , 续编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 , 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
提示:①猴妈妈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 , 猴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 , 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发展学生的思维 , 培养想象力 , 开发创造潜能 。因此 , 在学习完故事后 ,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 为故事续编一个结尾 , 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复述故事 , 从而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 , 启发学生从小猴子身上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
五、布置作业 , 拓展复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 , 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
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 , 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复述课文的内容 , 深化所学的故事情节 , 升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