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 )


其次有学者认为,曹植的一些抒写雄心壮志的作品,“他的意图不过是想借此得到重用,从而个人可以揽取政权” 。廖文不同意拿“人道主义”、“爱国主义”这类框子去套曹植的创作,是对的,不过,倘说曹植就是想个人“揽取政权”,恐也缺少根据 。我以为曹植的“雄心壮志”,固然主要以个人对功名的追求表现出来,如他一再表示要“功勋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名挂史笔,事列朝荣”(《求自试表》)“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薤露行》)等,不过这是封建时代中许多有志知识分子都使用的方式,非独曹植如是 。要作进一步的评价,还须看他的功名观中包括哪些内容 。我们看到,曹植的功名心,常常是与“国”和“民”联系着的,如他在《与杨惰书》中说“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所谓“上国”,当然指曹魏政权,他还说“事君贵于兴国”,他要兴曹魏 。他多次写到“西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表示“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说“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这种为曹魏政权统一天下而戮力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爱国主义”诚然不是一回事,但也不能说它完全是“个人”的东西 。统一天下,总不是件坏事 。关于“民”,曹植在其诗文中常常提到“拯世济民”、“辅主惠民”等,他还说过“古之仁君,必有弃国以为百姓”(《转封东阿王谢表》) 。这种把君、民联系在一起,把百姓置于国之先的观点,是传统的民本思想的一种表现 。它虽然不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样旗帜鲜明,但大体上反映了曹植重视百姓的倾向 。从这种民本论出发,曹植对他所了解到的人民困苦颇表同情 。除了《送应氏诗》、《泰山梁甫行》等大家共知的外,还有如他曾向明帝上表,述“数年以来,水旱不时,民困衣食,师徒之发,岁岁增调”(《陈审举表》),“兵不解于外,民罢困于内,促耕不解其饥,疾蚕不救其寒”(《谏伐辽东表》)等情况,提出“臣以为当今之务,在于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谏伐辽东表》)等等意见 。这些意见,尽管没有化为任何具体的政治措施(这里也有客观条件限制),但就它们本身来说,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曹植对功名的追求中既然包含有这种为“国”为“民”的因素,我们也就不能笼而统之地说他的“意图”完全是个人性质的 。总之,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看,曹植在创作上的成就不应低估 。他在生前就取得了很大的名声,死后更长久地受到推崇,绝非偶然 。这既不是“封建意识所凑成”,也不是人们纯以“外表美观”为衡量标准的结果,而是文学史的客观规律——给一位优秀作家以应有地位——在起作用 。说到对曹植的推崇,张文曾说,那仅仅是南北朝形式主义文风泛滥时期的现象,“我们也不妨考察一下盛唐诗人又曾经特别推尊过曹植没有呢?在我所接触到的一般文献上实找不出” 。不过张文所说是不确的,我这里举一位公认的盛唐诗人杜甫为例,他就曾写过:“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子建文章壮,河间经术存”(《别李义》),这些诗句都出于《杜工部集》,这书算不上特殊文献,诗句的意义也毋须解释,它们能表明,对曹植的推尊并不限于南北朝时期,而且同“形式主义文风”并无必然联系 。
曹植与李白谁的文学地位高? 不好比较,不是一个时代的 。
就想问马拉多纳和贝利谁比较厉害,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好回答 。
在东汉末年,曹植在其流派独领风骚 。
在开元盛世,太白降盛世诗韵奏至高潮 。
两者皆为不同时代之圣杰 。
不过因种种客观因素,李白在现代文学上的影响力要超过曹植,但并不能说李白的文学地位高于曹植 。
如何评价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植的具体慨况? 特别是那他首7步诗,诗词是什么?曹 植“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之子,累封为陈王,谥为“思”,世称陈思王 。
曹植出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正当汉末天下大乱之际,曾随其父曹操转徙于军旅之中 。
所谓“生乎乱、长乎军”,正概括了他幼时生活的特点 。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不仅亲历了频繁的战乱,而且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 。
这样的生活基础对他此后的思想和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