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骂日本人的那首诗叫什么名字( 三 )


开头二句「云阳上征去  , 两岸饶商贾」 , 点出拖船运石的地点、去向和环境。
「上」 , 指出溯江北上 , 逆水行船。
「征」  , 表明拖船运石的劳役的路途遥远 。
「两岸饶商贾 」 , 指船行运河两岸多是繁华的商业城镇 , 以逆水拖船的苦役与周围环境的繁华热闹 , 两相对比 , 更突出了拖船劳役的繁重艰辛 , 也渲染了环境气氛 。
「吴牛喘月时  , 拖船一何苦」  , 这里以吴牛的典故表现气候的炎热 , 连吴地的水牛看见了月亮都误以为是太阳而喘息 , 写得极形象极生动。
「拖船一何苦」 , 说「一何苦」 , 直接道出拖船拉纤的艰苦 , 在酷热难当的天气下 , 拖船该有多辛苦 。
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戾 , 表达了诗人对拉纤民夫的同情 。
「水浊不可饮 , 壶浆半成土」二句具体地细致地表现拖船民夫的痛苦 , 骄阳 , 重役 , 乾渴 , 诗人抓住「水」这周围环境的典型事物 , 突出地表现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
「不可饮」 , 「半成土」 , 都渲染了纤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 。
「一唱都护歌  , 心摧泪如雨」 , 是指纤夫们唱起哀伤的歌 , 悲痛得泪如雨下 。
这是从具体地动作描写 , 深入一步地表现纤夫内心的痛苦 , 直接地表达了他们的悲愤的心情 。
「万人凿盘石  , 无由达江浒」 , 这里由拖船转向「凿石」 , 由写人转入写景  , 由眼前的拖船运石宕开一笔写到万人凿石 , 从更为广泛的范围来揭示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人民群众的苦役重负 。
「万人」 , 「无由」 , 都突出表现了诗人极大的义愤 。
「君看石芒砀 , 掩泪悲千古」 , 结尾以提醒句式 , 不写纤悲 , 反写石悲 , 以石之悲来衬托纤夫的悲 , 在进一层的描写中表现出拖船纤夫的极深切的悲痛 , 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
诗从远到近 , 由景及人 , 由概括到具体 , 情景交融 , 远近交织 , 感情深切真挚 , 形象生动鲜明 , 语言精炼 。
从军行 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 城南已合数重围 。
突营射杀呼延将 , 独领残兵千骑归 。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 , 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百战沙场碎铁衣」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 。
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 , 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
「城南已合数重围」 。
战斗在塞外进行  , 城南是退路 。
但连城南也被敌人伏下了重围 , 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 。
写被围虽只此一句 , 但却如千钧一发 , 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
「突营射杀呼延将  , 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 , 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 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
本诗所描述的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 , 正是选中他作为突破口 , 在突营闯阵的时候 , 首先将他射杀 , 使敌军陷於慌乱 , 乘机杀开重围 , 独领残兵 , 夺路而出 。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 , 从诗中看 , 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 。
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 , 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
「独领残兵千骑归」 , 「独」字力重千钧 , 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 , 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
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 , 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 , 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 。
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 , 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 。
这样 , 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 , 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 , 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 , 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 , 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拼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 。
在这样一首小诗里敢於去写严酷的斗争 , 甚至敢於去写败仗 , 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 , 给人以鼓舞 , 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