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作品集|15个作品带你一起欣赏!( 三 )


波光粼粼的蓝色湖面是前景,几个白色“盒子”似跳跃般的姿势,又似随意堆放的几何体,动静之间,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有篇建筑评论文章 这样分析王澍:“很长一段时间,王澍痴迷于一种游戏……晃动着手中的木盒,六只觳子在盒子中滚动,彼此撞击或撞向合壁发出清脆的声响,随后呈现在桌面上的 是六只堆叠或散落的立方体 。”
这句话的意思用在文正学院上正恰好 。“几个小立方体甚至冲破了大盒子的重重束缚,破茧而出,从而完成了一种‘复杂建筑——简单城市(complexhouse—simplecity)’的跃进 。”
瓦园
一片草木茂盛之地,地下60cm处隐存着一座古迹的基础,瓦园将以一种小心的建造方式轻放在那里,将用回收的江南旧瓦,支撑起一片巨大瓦面 。一半平铺,一半沿对角线起坡 。它既是场地,登临其上,又似屋面,它实际上是一种全新意识的园林,瓦园,一处沉思与反省之地 。传统中国建筑画多用一种低角度俯瞰,这种视野是特别超越性的 。用回收旧瓦建造,重启了中国传统上建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方式 。瓦园一隅,王澍和他带去的工匠会建造一处竹材敞廊,许江以象山校园青瓦屋顶为题材的组画“黑瓦、白瓦”将悬挂在那里,与威尼斯满城瓦顶相对,构建起一位建筑师和一位艺术家关于超越城市的对话空间,登临其上的视野,根源于超越、沉思 。方案以一种极具观念性的简练表达,构成一种现代人的心灵震撼 。当观者走上瓦园栈桥戛然而止地回望,或许会在心灵深处升起城市对文化根源的乡愁,这种乡愁将掠过大地,超越城市和国界 。
上海宁波滕头案例馆(已拆除)
宁波滕头案例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与西安大明宫展馆和沙特麦加馆为邻 。展馆总建筑面积1200㎡ 。
设计师以碎片的方式,构造出一种新的东西来 。滕头馆是一种新乡村模式中的一个“构造单位”,形体方正,简单平静,震撼人的东西隐在建筑的内部 。建筑外观为一座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是一个简单长方形围合的空腔,下屋上园,人从地面沿小道蜿蜒而上,又似层层高台 。两侧长向墙不需开窗,短向两端为洞 。建筑高约13m,树种于屋面上,约高10m 。人行其中,视角是水平加些微的仰视,感觉身体被包裹着 。
滕头馆的黑白相间的民居风格的外墙是用50多万块废瓦残片堆砌的 。它们其中包括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年龄全部超过百年 。展馆内厚厚的水泥墙上,凸显的纹理竟是竹片肌理,这是宁波工匠采用独有的竹片模板制作技艺制成的“竖条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墙” 。馆内布置“天籁之音”、“自然体验”、“动感影像”、“互动签名”等特色区域 。“天籁之音”的创意来自中国独特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参观者在馆内可以听到不同节气的“天籁之音”;在“自然体验”区域,参观者可感受滕头村的生态环境,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 。
三合宅
在四方当代艺术湖区内,坐落着一座由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三合宅”,这个三面围合一面开敞的建筑,在空间上是内聚和封闭性的,在形态上保持建筑与空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仅在于建筑本身,也体现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上,是设计者对于“中国房子”范型的一次具体的操作 。它的显现与修正来源于具体的功能与构造问题的思考,例如屋面的做法,为了解决雨水的排泄,双曲面就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在这里,造型的考虑是次要的 。
房子的基本状态“睡着了”,建筑师引入了“席居”的生活制度 。房子与居者同为“梦游者” 。空间形态与人的身体做缓慢、沉重、颠簸着的却没有中断的移动 。房子中间围着一方浅池,水波、睡者、房子互相荡漾 。温暖的目光看着周围世界的流衍 。材料方面使用了产自苏州的水磨清砖贴面以及切割打磨的大青砖等传统材料 。整体呈现了和谐自然的一派禅境 。
五散房
“五散房” 分别散布于鄞州公园各处,它们有着艺术的概念,却不奢华,在一个广袤的田野里产生,却与城市贴切地交融在一起 。它们由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著名设计师王澍设计所形成的“五散房” 。形成闲趣、随适的状态:一座是画廊,一座是咖啡厅,一座是公园管理用房,两座茶室建筑 。五座建筑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地方材料,不同的建造技术,在公园内营造出不同景观建筑的特性 。这“五散房”不传统的园林建筑,却让市民引发 了对传统元素、现代建筑材料表现出的后现代艺术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