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这么出名?( 三 )


小说这样写,这样安排,是别具匠心的,让有心的读者去体会去沉思 。太虚幻境的描写至少有这么一层意思,上天的安排,看来虽是定数,是对人性的巨大压抑,但仍然约束不了人间的真情,真情才是真正有生命的,人们至今仍会含着泪水谈论宝黛之情与宝玉晴雯之情,就是这个道理 。
写太虚幻境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需要 。宝玉第一次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二次神游太虚幻境时,这幅对联又作了稍稍变动“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两次对联着重在真、假、有、无四个字上作文章,暗示读者如何去读《红楼梦》才能明白其中的秘奥,指出凡是虚假的道德说教,虚假的爱情,都是不可靠的,不可信的 。贾雨村如此,贾府大小主子如此,围绕宝玉所进行的道德说教亦复如此 。表面上无情的有真情,表面上有情的却无情,这样才能认识到“真”才是最美、最善,“假”才是最丑、最恶的人生哲理 。
从组织结构从思想高度来审视太虚幻境,既可以看到有了太虚幻境的设置,不仅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诡谲多变,人间幻境纵横交错,符合文学创作原则,而且真、假、有、无的剖析判定,使小说真实可信,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本质,富有文学色彩,富有人生哲理的广阔内涵 。
框架结构之三:以小故事牵出大故事,或是说以小故事套出大故事.《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只是为大故事的展开作铺垫,介绍主要人物,介绍人物活动的场地,故事并未启动 。第六回抽出闲笔交待了宝玉与袭人特殊关系后,有一段叙述,就可以看出作者极其匠心地以一个小故事牵引发动一个大故事:“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 。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
这个“头绪”就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故事虽小,但应当视作与宝黛故事并行不背的,至为重要的结构框架 。刘姥姥在全书中前后出四次,严格说有五次 。第一次在第六回,即初进荣国府求见凤姐,想“打秋风”,救救女婿的穷 。第二次出现在第三十九回到四十二回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原想带些土仪酬谢酬谢,却误打误撞地得到了贾母的欢心,畅游了大观园 。第三次在第一百一十三回,凤姐托孤 。第四次刘姥姥设计救巧儿,第五次完全是顺带一笔 。刘姥姥几次出现,作者用最经济,最有实效的笔法,概括了轰轰烈烈的贾府兴衰史 。
第一次“打秋风”,就刘姥姥而言,是想厚着脸皮“告帮”,弄几个钱 。就大故事而言,是重彩浓墨写凤姐 。凤姐,一个大观园里的总管家,两府里的真正实权派,如何能将其奢侈、势利、骄矜、精细、淫逸、泼辣,淋漓尽致而又落墨不多地表现出来,作者是颇具匠心的 。倘着从一个与凤身份相似的人物来看凤姐,一切都是司空见惯,没什么大了不得的 。若是从丫鬟、仆妇的角度来看凤姐,也只能看到凤姐的狠毒、刻薄的一面.若是从凤姐的长辈来看凤姐,要么是看出她的能干、利索,要么是看出她的权诈、利害,如果能用一个村妇的眼光来看凤姐,效果就大不相同 。因为“位差”太大,所产生的反应就强烈 。位差与效应成正比 。单就奢侈一项而言,就刘姥姥看来,府里的丫环、比乡间的奶奶还体面,更遑论凤姐的衣着打扮 。写凤姐施舍了给丫环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的前前后后,就将凤姐的骄矜、势利、精细的大管家身份充分表演了一番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此时贾府的“烈火烹油”的轰轰烈烈省亲活动已过去,宝玉与众姐妹住进繁花似锦,雕栏玉砌的大观园已多时,大小主子恣情游乐 。但在一派安享富贵的乐曲声中,已隐隐约约透出一丝哀音 。如凤姐因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拈酸耍泼,表明凤姐已无昔日威风,局面难以控制 。黛玉制“风雨词”,预示烈风暴雨的将至 。贾赦妄想娶鸳鸯为妾一事已暗露杀机 。但这一切表面上,至少从刘姥姥眼里,府里歌舞升平,一派兴旺景象 。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救人”,贾府已经历了一场极大的政治风波,家道盛极转衰,抄家、失玉、黛玉之死、宝玉出家、众姐妹或死或嫁,一派萧索、凄凉景象 。刘姥姥再进贾府,凤姐病中托孤,为第四次进贾府设计救巧儿,埋下伏笔 。第三、四次从刘姥姥进贾府一事来看,再气派的王侯之家,也不能永保其富贵 。对大故事而言,刘姥姥这一则小故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这个小故事既可以独立成篇,又能与大故事穿插互衬,并行不背 。其效应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以小见大,“位差”效应明显 。(二)以俗见雅,刘姥姥之俗与老太太及众儿孙之雅,两相对照,相映成趣 。(三)以质见文 。文是后天培养的,质是天然生成的 。质与文比较,质胜文 。(四)以弱援强,救巧儿就是一例.同时又证明天道循环,盛衰相接,与中国的易学传统的哲理思想契合 。所以不论从那个角度来论述刘姥姥的故事,都是全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的一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