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成长》读后感如何写?

前几天在书店,偶然看到一本书《经典与成长》,我翻看了几下,觉得内容不错便买了下来 。
回到家,我大略的看了一遍,觉得很无趣 。内容上不是很新颖,图画也不好看,我觉得这本书,买亏了 。这时,在一旁看了我许久的妈妈,说,看书要像品茶,细细体味才能看出真理 。“这本书没什么的,我觉得还没我写的好 。”我不屑的回了一句 。妈妈笑而不语,我有点恼了,心想,哼,看一遍就再看一遍,我就不信他写的有什么好的 。
我怀着好奇,又略带报复的心,把书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
天啊,这次的感觉,和刚看的那一遍,完全不一样,作者用各种语调,和各种性格的人,写出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年,那时的童年,还未出现像电脑一样的高科技,没有电子产品,但,却比现在的小孩,要开心的多快乐得多 。
作者为现在的儿童感到惋惜,现在的儿童不会玩,他们似乎比大人们还要忙碌,每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6点多钟,就早早的坐到了学校,家长们自然很高兴,以为自己的孩子很知道学,早早的到学校读书,也许少数孩子真的是这样,可是大部分学生,也许只是为了早点摆脱家长们的唠唠叨叨 。
作者说的没错,现在的儿童每天都很辛苦,星期天,上了5天的课,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但,那些特长班和那一大摞的作业,早已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 。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的童年刚刚过去,我已满15岁,当爸爸妈妈讲起他们的童年,眼里满是崇往,爸爸说,他去偷别人的黄瓜 。妈妈说,她去割草喂羊 。而我,却是那学不完英语班和奥数班 。
爸爸妈妈,请还我们一个,和你们一样快乐的童年,即使我童年已没有,但是,那些还未长大的孩子们的家长们,请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们要的也许并不是那,许多的特长班,而是可以没有负担,快快乐乐的玩一个下午,而这对他们而言,也许是奢侈的,我在此呼吁家长,请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
一本书使我觉得,童年的不一样,所以,请大家多看看书,我不是指那些公式的课本,我是指,那可以给人启示,让人懂得生命的书,人生中,可以没有高科技,但不能没有书 。

《经典与成长》读后感如何写?


今天,我用心的读了《经典与成长》里的“改过”这篇文章 。
“改过”的大意是:人要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改掉自己的过失,错了能及时改正就很好 。“改过”一词出最早出自商末《周易 。益 。象》,
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说:“人有错,要及时改正,如果不改,那才是真正的过错 。”
我在生活中就遇到过这种事情 。有一次,妈妈买回来好几期《演讲与口才》杂志,我放学回来,立刻被杂志里的精彩故事吸引,拿起杂志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妈妈说:“爱看书是好事,但是要先把作业做完再看 。”我敷衍着点点头,晚饭后,我继续看杂志,妈妈以为我在写作业呢,坐在客厅安静的看报纸 。到了九点半,妈妈催促我抓紧完成作业早点睡觉,我才想起还没写作业呢 。这下我着慌了,赶紧开始动笔,写完已经11点了 。妈妈说:“做事要分清主次,首先完成家庭作业,剩余时间再安排些别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