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公开课教案怎么写?( 六 )


学生口述 。以此导入新课 。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 , 长期任清华大学教授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学者 , 民主战士 。1948年6月曾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 。临终之前嘱其家人不要购买党政府配售的美援面粉 , 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毫不妥协的反帝精神 。他的散文艺术成就极高 , 其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绿》等 。他的散文大多讲述自己的经历 , 描绘祖国的湖光山色 , 抒发个人情思 , 也有揭露旧社会的 。
听课文录音
学生自己划生字 , 并注音
润 rùn 嫩 nèn 眨 zhǎ
黄晕 yùn 酿 niàng 巢 cháo
脆 cuì 蓑 suō 笠 lì
分析、讨论课文
1、指名读《春》 , 读前提出思考题:
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 (提示)
2、齐读第1段课文 。
提问:文章的开头写得很好 , 体会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 , 老师追问:一般人写文章总是爱抽象简单地说:“春天快来了”或“渴望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试比较课文开头的句子 , 哪句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后 , 老师补充:开头一句叠用“盼望着” , 表现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东风来了” , “东风”借指春风 , 它是春天的报信者 。“脚步近了”把春天拟作人 。从盼望到感到 , 春风来了 , 到仿佛听到春天的脚步声 , 步步逼近 , 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和得知春来的喜悦心情 。另外 , 开头短短一句还做到了落笔紧扣题旨 , 点明了春的到来 。从文章结构上来看 , 有总领全篇 , 开启下文的作用 。五幅春景图的描绘是这句话的具体表现 。
3、指名朗读课文第2段 , 提出下列问题 , 阅读讨论 。
提问:(1)这段写的是什么?
追问: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2)“一切”这是泛指整个自然界 , 接下去写了些什么?
(3)春天的山、水、太阳又有什么特征?课文用什么词来写它们的呢?
(4)“水”又为什么用“涨”来说明呢?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4、提问:看看第3段到第二部分末 , 作者共描绘了几幅春景图呢? 学生阅读 , 讨论 ,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
5、齐读“春草图” 。
提问:
(1)春天来了 , 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 , 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