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被发配新疆时写的诗是讲什么( 二 )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横吹曲辞·梅花落 卢照邻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时写的诗是讲什么

新疆的古代名人 纪晓岚:乾隆三十三年,即1768年6月,纪晓岚因为给儿女亲家、盐运使卢雅雨“盐运亏空案”通风报信,被“从轻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巩宁城,即现在的乌鲁木齐市九家湾,时年45岁 。
1771年获赦回京,1772年任《四库全书》总编撰 。
纪晓岚在新疆逗留期间遍走天山南北,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故事并写了大量诗作,仅描写乌鲁木齐的诗词就有160多首 。
林则徐:鸦片战争后,1842年迫于列强压力的清政府将林则徐贬官至伊犁 。
恰巧当时正在兴修水利,林则徐捐资修建了哈什河龙口工程 。
1845年,林则徐到天山南路勘察农田水利,在新疆南部新开垦60多万亩农田,交给当地维吾尔族人民耕种 。
现在,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的红山顶上,修有林则徐的塑像 。
有没有林则徐治理伊犁的详细资料?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人 。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是世界禁毒运动的先驱者 。
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领导了禁烟抗英运动,成为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一面旗帜 。
由于清廷的腐败无能,屈服于英国侵略者的军事压力,将林则徐革职并遣戍流放伊犁,这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 。
清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1841年7月13日),林则徐在浙江镇海前线接到遣戍的命令,次日便踏上漫漫戍途 。
中途奉命到河南祥符(今开封)工地协助大学士王鼎治理黄河决口,河工完竣之际,清廷下旨令林则徐“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
由于长途奔波,林则徐走到西安就卧病不起 。
在西安养病四个月后,大病初愈的林则徐携三子聪彝、四子拱枢继续登上戍途,并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同郑夫人作别,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成为千古名句,真切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情怀,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九日(1842年12月10日),林则徐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戍所惠远城,先期流放到伊犁的邓廷桢出城迎接 。
林则徐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报到后,住进了南街鼓楼前东边第二条巷被称为宽巷的寓所 。
林则徐抵达伊犁的第三天,道光皇帝下旨裁撤伊犁镇总兵,移置天津,伊犁将军布彦泰征求林则徐的意见,林则徐从加强新疆边防着眼,推动布彦泰上奏坚请保留,使道光皇帝改变了决定,保留住了伊犁镇总兵 。
由此,林则徐潜心研究了新疆的史地,对西北边防给予了关注,提醒人们要特别关注西北边防 。
他回到内地,告诫人们“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历史证实了这位伟大爱国者的远见卓识,沙俄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 。
林则徐到伊犁的第一个除夕之夜,想到三年来从禁烟抗英到谪戍伊犁,感慨很多,他身处西北边陲,政治上处于逆境,仍不忘国家的安危,在给老友的《除夕书怀》中写到:“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林则徐在伊犁是流放之人、带罪之臣,在政治生涯中跌人最底谷,但他不顾政治上所处逆境和衰龄带病之躯,仍然尽其所能给新疆各族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新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贡献 。
林则徐到伊犁后,被伊犁将军布彦泰派掌粮饷处事务,得以翻阅大量的新疆屯田档案资料,辑录为《衙斋杂录》 。
他积极协助布彦泰筹划开垦红柳湾、三棵树、阿勒卜斯等处的荒地 。
1844年,伊犁将军布彦泰委托林则徐负责垦复阿齐乌苏地亩工程 。
为了垦复阿齐乌苏废地(在今伊宁市巴彦岱镇以西、霍城县惠远乡以东一带),首先要解决水利问题,必须将原有的喀什河引水渠道展宽加深,并开挖新渠引入阿齐乌苏东界 。
鉴于当时伊犁的财力困难,对阿齐乌苏渠(后称“湟渠”,今人民渠)采取了捐资分段承修的办法,林则徐主动捐资承修了整个渠工最艰巨的龙口工程 。
“查龙口地势,北岸系碎石陡坡,高二三丈至八九丈不等,水傍坡流,须刨挖石坎;南岸坐在河流之中,必须建坝筑堤,钉桩抛石,方免冲刷之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