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被发配新疆时写的诗是讲什么( 五 )


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 。
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 。
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 。
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 。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 。
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 。
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 。
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 。
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 。
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 。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 。
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 。
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 。
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 。
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 。
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 。
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
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 。
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 。
“—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 。
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 。
”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 。
”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 。
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 。
”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 。
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
林则徐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 。
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 。
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 。
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 。
”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 。
道光十二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 。
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埔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
林则徐的故事还有吗??简介也要 。
要写作文,帮帮忙 。
...一个英雄,也有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
不同之处在于,英雄的眼界与胸襟较之常人宽阔,纵然身处逆境中,也不自暴自弃,自轻自贱,而是为其所能为者,忧国忧民常系于心,终不令其光阴虚度 。
林则徐遣戊伊犁后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为文为诗,为人为臣,皆闪烁着这位抗英民族英雄的思想光辉,也流露出人之常情 。
遣戍之途,迢迢千里 。
远离京域,遗别故土,饱含谗言诽谤之冤,更怀国破家亡之忧,亲人泪,故友情,纷纭缭绕;禁鸦片之熊熊烈焰,抗英赋之隆隆炮声,恍似昨日之事 。
马嘶车顿,戈壁苍黄,夕阳西下,漠风悲凉 。
正当五十壮年,却以带罪之身发配流放伊犁 。
林则徐是怀着如此矛盾的心情来到伊犁的 。
他一路上关心着时局的变化,一路上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携带二子,告别西路一座座城池,告别一个个迎送的新朋故旧,从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六离开西安,十一月初九才抵达伊犁惠远 。
行程四个月 。
初冬的惠远,彤云密布,朔风呼号 。
曾与他并肩抗英,先期发配至此的前两广总督邓廷桢,赶到城外数里迎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