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教学策略,激活古诗词课堂

面临中考的莘莘学子,学习负担沉重,“时间+汗水”、“日光+灯光”、“书山”、“题海”形成了中学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国家教育部曾多次提出“减负”的要求,但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下,学生的负担却是越来越重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呢?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譬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 。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 。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努力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将从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 。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兴趣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提高效率好方法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从“喜欢学科教师”到“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是有隔阂的 。这种隔阂往往会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现在的课堂,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事实证明,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首先,教师必须用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与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 。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其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 。假如说一个教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的话,那这个教师肯定是个不成功的教师 。师生关系涉及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和生活 。曾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言谈:“我不喜欢某老师,他不关心我们的学习,上完课就走了 。我喜欢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 。可以想到,后者上课的课堂效率会高于前者 。因为他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假如你在上课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或许是你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甚至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还有就是课后和学生加强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效率 。因为我觉得一个教师在平时如果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使学生感到这位教师很关心学生,那么这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了,他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这位教师,更容易积极参与这堂课的教学 。多年来,我感觉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善于交流的老师,都喜欢上这样的课 。正因为有了平时这些情感交流作为基础,此时课堂的氛围一定会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这样的教师上课,学生能不愿听吗?这样的课堂效率又怎么会不高呢?(二)、优化教学策略,激活课堂情趣 。课堂上经常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 。因为奖励具有激励和鞭策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 。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竞争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师运用策略,学生实现目标 。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诗歌朗诵、课本剧等形式,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张扬个性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35~40分钟内就可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教学重难点,提高讲解的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 。在课临近结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时,便于梳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一)、授之以法,得之以效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教师要授之以法,教会学生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合作探究,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 。这样学生彩能得之以效,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 。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肢体语言、动作和神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 。营造这样的氛围,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设计,确定目标 。学生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 。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 。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以教为主导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 。【温故知新: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质疑解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合作探究: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当堂检测: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四)、明确要求,指导学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 。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解答一个问题,理解一句话,分析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一)、利用学案,提倡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 。在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学习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好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 。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 。教师要至始至终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和导演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 。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导学案---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评价、总结---当堂检测 。1、导学案:教师对本节课自学的范围、重难点和要解决的问题都展示在导学案上 。2、预习: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的个别性问题 。教师备课室应能把握住学生的薄弱点,然后通过小组汇总学生质疑的问题,准备在成果展示时学生集体合作探究、教师进行启发、点拨,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共同释疑解惑 。3、展示:小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板书---展示---点评 。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书写在黑板上,然后由主讲的同学上台展示,可以随时向他人提问、抽查、挑战,有遗漏的地方或不足之处本小组和其余各组也可进行补充;在这个主题上,更有互动性和挑战性 。接着由小组的组长和成员组成评委组进行点评 。这是学生展示的一节课,更是能力和才艺的展示 。而教师担任的只是导演的角色,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及时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采取巩固或补充性教学,以确保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最后由教师做本节课的综合分析总结 。(二)、从“一成不变”到“灵活多变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 。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模式,那么作为教师就会跟不上形式,教学势必要落后 。在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书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 。”虽然原来也有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一味地强调过去,就会落后了 。结果我有时在这样处理问题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 。而这种方法也是我听原来我老师这样教我们的 。所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只是在很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 。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改进教学方法当然还要先进的、正确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平时我学习了江苏洋思经验、山东杜郎口中学、北京大成智慧教育以及我校“六字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理论和经验,从中也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缺乏 。在这方面洋思经验值得一提,它所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找到了一条新路 。在这种模式指导下,学生能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完全处于主动,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所以,先进的、正确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从“一成不变”到“灵活多变”的这种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