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慰问老人标语怎么写?( 六 )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 。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 。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 。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 。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2、2015年重阳节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佳节重阳,尊老敬老 。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幕戏剧 。是啊,漫漫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 。
重阳节,就是这样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它既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代表,又是华夏传统美德的象征 。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据记载,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此后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 。孟浩然曾在《过故人庄》中抒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朋友情、田园梦,王维在饱受思乡之苦时,也吟出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唱,边塞诗人岑参更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远望,抒发“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的壮士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