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写法怎么样?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学习目标:
1、感受与鉴赏: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 。
2、积累与整合: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学会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
3、应用与拓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 。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字词落实及相关背景资料,请参照“状元桥”)
二、合作探究 。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 。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
2、学生质疑解答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3)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3、质疑用词写法:
“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探究明确:
“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 。“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
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
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
“热心肠”,本义:待人热情,做事积极的心性,亦即是古道热肠,文中“热心肠”指梁先生用他的一腔热血,一腔爱国热忱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学术人格的魅力来感染人,教育人 。照应第8段 。
4、评点大师:作旁注:
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