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怎么写?( 二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怎么写?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 激趣促学
1.激趣:同学们 , 你们听说过“登黄山 , 天下无山”这句话吗?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之后发出的由衷赞叹 。有这样高的评价 , 黄山一定名不虚传 , 想不想去看看?(播放黄山风景视频)
2.学生观看视频并简单交流对黄山的印象 。
3.导入:黄山风景美如画 , 最著名的要算是云海、温泉、怪石和奇松了 。今天 , 我们就先去看看黄山奇石吧!(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 重点理解“奇”字 。
设计意图:入境则生情 。新课伊始 , 通过徐霞客对黄山的评价 , 激发学生对黄山的探究欲望 , 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然后播放黄山的风光视频 , 优美的音乐 , 动人的解说 , 再加上神奇迷人的黄山风光 , 将学生带入了课文营造的情境中 ,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二、初读课文 , 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 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小提示读课文 。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 看清字形 , 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 。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试着理解新词 , 不懂的做上记号 。
(3)标好自然段序号 。
2.教师巡视指导 ,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
前鼻音的生字“闻”“仙”;后鼻音的生字“名”“景”“省”“形”“状”;翘舌音的生字“省”“著”“状”;“都”是多音字 , 在天都峰一词中读dū 。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
4.全班汇报展示 , 教师相机指导 。
(1)辨析区分字词 , 拓展识记 。
“区、巨”的字形相近 , 可组成词串强化记忆 。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 。
“闻名、著名”词义相近 , 认读后请说说其他词义相近的词语 , 如“出名、知名、有名” 。出示一组四字词 , 如“举世闻名、远近闻名” , 学生认读词语 , 促进语言积累 。
(2)图文结合识字 。
出示“仙桃、仙人、仙女”的图片及词语 , 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直观感受黄山石之奇 。
5.把生字放回原文 , 再读一读课文 , 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 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对比区分、换部首组词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 既恰当地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 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活动变得妙趣横生 ,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又及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