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的读后感怎么写?( 三 )


第一次的婚姻的失败,丈夫的早逝,已经给祥林嫂心理一次伤害和打击,悲剧的是又遇到了贪钱没有人情的婆婆逼她改嫁,于是她跑到了鲁镇 。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就已经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 。雇主--鲁四老爷夫妇是一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卫道士,初到鲁镇的时候,鲁四老爷就因为嫌弃她是一个寡妇而不喜欢她,以至于后来别人都休息了,她都在通宵地做着男人才会做的重活,但她面对这样的剥削和压迫居然没有反抗,而是逆来顺受,只是为了能摆脱婆婆的管制而已 。后来还是逃不过,被迫再次嫁人,却又好景不长 。两年之后她的丈夫儿女相继死去,她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鲁镇做工,这次她的人憔悴了许多,没有了以前的红润和年轻,然而这次别人对她的眼光都变了,都认为她是克夫的扫把星,是个不干不净的女人,从而处处排挤她,禁止她参加常人的祭祀活动 。最终,她被这种精神折磨给活活累死 。然而,造成这种悲剧她自己也要负很大的责任,连她自己也认为自己不干净,所以才会有将一年的薪水拿去捐门槛的举动,如果她敢于反抗,及时离开鲁镇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祥林搜的可悲与可恨,可悲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受尽了人心的冷漠,变得憔悴不堪,最终沦落到饿死街头悲剧下场;可恨的是她不能及时的认识到封建思想的腐朽和错误,没有勇于反抗,离开鲁镇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反而听信了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卫道士柳妈的话,一错再错,最终年纪轻轻的在大年三十晚上离开这悲惨的社会 。
首先鲁四老爷这样的衣冠禽兽是直接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因为他们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宗法这三把刀捅向了她的胸膛 。首先,婚姻应该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祥林嫂的婆婆不顾其的想法,强行将其再嫁给他人 。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当她再回鲁镇之时,鲁镇的人面对她的遭遇不但不同情她,反而以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判断她是一个不干不净的人,并且剥夺了她参加祭祀活动这样的做人的基本权利,然而,最后一击却是在柳妈身上,她以封建思想认为祥林嫂不该活着,更认为她死后会受到惩罚,这一番话击垮了她最后一点做人的希望与权利,因此,鲁镇的所有人都是直接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刽子手 。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 。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 。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 。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 。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 。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 。她死了,我想,或许她觉得可以跟自己死去的儿子丈夫见面了从而会感到一丝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