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怎么写?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希望有所帮助!
第一,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一个7岁的孩子,经常花钱雇同学来为自己写作业;一位处于花季的女孩,只因为父母未能满足其去香港看明星演唱会的愿望,便从高楼上纵身一跳;一个已经升入大学的男孩,学期末把脏被单和脏被套一次性邮寄回家,母亲洗好后再为其换上……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之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作一个圈套 。家长的代劳、娇宠和有求必应,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锻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
那么爱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很简单:它只是一种爱的正确表现形式而已 。从家长的职责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便把爱无私地给予了孩子;而对孩子而言,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母正确的爱、恰当的爱,也就意味着得到了爱的精髓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于浓重的溺爱成分,让孩子从小就得不到锻炼,得不到磨练品质与意志的环境,孩子长大以后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才能获得竞争与创造的意识呢?
第二,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中国家庭代代相传的错误教育模式——经验主义,常常让父母不明就里地照葫芦画瓢 。曾经有人向一群孩子发问帽子的用处:5~6岁孩子的答案是扇子、船帆、蚂蚁的船、小猫的摇篮、飞碟等,而10岁以上的孩子则回答:“帽子就是戴在头上的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却在减退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怎么写?】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才能的孩子,问题在于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智力思维像火一样燃烧起来 。但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与孩子在交流上产生障碍的原因,其实就是大人的定式思维造成的 。孩童时代,孩子们随时都会问出一些离奇或者看似荒唐的问题,而有些家长没一会儿就烦了:“你那小脑袋瓜里面都想着些什么呀?”“你能不能问一些有用的问题?”可能他们没有换位思考过,在孩子的世界中,这些回答意味着什么 。等再次想交流时,孩子心里的门已经紧紧地反锁上了 。相反,当一个孩子切开苹果时,惊喜地对妈妈说:“苹果里有一颗星星!”妈妈惊讶地回答他:“真的吗?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宝贝你真棒!”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幼稚可笑甚至是愚蠢的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往往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