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书笔记怎么写?

近日,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有许多感触: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感于余先生对现代文化的责任感;更感于他的文章里所散发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 。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 。
时间过滤了一切,我们无法再找回答案 。黑龙江省宁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一圈巨大的城墙墙根让人无法想象在遥远的古代在这里屹立过一座什么样的都城 。现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经的它可是渤海国百城之首,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枢纽!如今的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宝琉璃井”,它回忆着几千年来周围发生的一切,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 。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还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桥桥墩的遗址 。如此繁华的城市、如此繁荣的一派景象,是什么使它消失地如此彻底?!华夏大地在数千年间出现过多少星罗棋布的城市,能保持长久生命的又有几座 。比之于山川湖泊、广漠荒原,城市是非常脆弱的 。中国,一个以农兴国的文明古国,农民显然占据了重要地位 。
在农民眼中,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拥有的财富的人则是大抵不义之人,又因为统治者的长期欺压,农民起义军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产的财富抢回来 。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里乡人的“客居”感和辽阔的农村对它的心理对抗,便显得更没有自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城市汇聚了一切,经济、政治、军事、文明、物资,所有的一切 。它是一种无形情绪的集中,一种文化的定形,它的高度文明与繁华激起了他人对它的占有欲 。历史,曾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做过一个城市的梦 。梦很快就碎了,醒来一片荒凉 。随着时间的改变一切都在改变 。
如今的华夏大地上呈现出另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数不尽的新城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构建迅速,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浮华的背后,却同样牵系着无数的情仇困苦 。我热爱城市,当然也包含着对它的邪恶的承认 。城市的邪恶是一种经过集中、加温、发酵,然后又进行了一番装扮的,它终究控制了全局、笼罩街市,街市间顽强地铺展着最寻常的生活 。商场的黑暗、阶级斗争的激烈、街头的骗子、犯罪团伙的横行,我们看的太多太多 。有些时候真想离开城市,回到大自然 。抛开这早已看倦的城市,会觉得似乎得到了全然解脱 。热爱自然,却不能长久隐居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