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书笔记怎么写?( 四 )


不管是帝王是学者或是一个草民,无论地位高贵,地位低贱,他都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都是个人选择,有人为国家,有人为自己在历史的画页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成败功过自有人评说!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怎么写?


篇1:《山居笔记》读书笔记
拿起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很是喜欢,被他的无界的知识领域,美丽的语言技巧,发人深省的语言所吸引,让我在一周之内(只是下班后的晚上)就读完了 。跟随他的笔墨从几代皇帝或工作或休闲抑或避难的承德避暑山庄到流放者的土地东北宁安县,再到让苏东坡赤壁怀古的黄州赤壁、已然消逝的渤海国、千年庭院岳麓书院、富甲一方的山西、作者的故乡有着悠久文明和无数豪家的余姚最后在祖国的最南端天涯海角终止这场旅行
同时跟着他一起剖析了历史问题,理解了科举、魏晋风骨和小人这些深刻的话题 。他这个笔记是想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资料查阅了断一些疑难文化课题,历史告诉我们就像最后一篇1样,虽然沮丧但都是我们要面对的 。
从《一个王朝的背影》至《历史的暗角》,不管品读历史,还是回味人生,很多难题还需继续探访,这些问题当然不可能轻易找到答案但所能做的就是呼吁更多的学者亲身去感触和研究,我们现在文化与商业的狭路相逢,会是怎样一个结果还无人可知,只是对抗一直存在 。
从康熙王朝的盛世到慈禧,一个朝代的兴衰已跃然纸上,避暑山庄也就见证了这些变故 。佩服康熙的“修德安民”不修长城,钦佩他的远见和多方知识 。后来的雍正、乾隆虽没有他们父辈那般伟大,却也各有才华,做了不少贡献,但倒后来的道光、咸丰气数已尽 。慈禧建一颐和园和避暑山庄对峙,意味着热河的雄风早已吹散,清朝从此阴气重重、劣迹斑斑 。清朝灭亡后,社会动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些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就匆匆赶路了,直到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沉思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是为文化而死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改朝换代是必然,或许文士不能忍受文化的衰落?
最近看了一些宫廷剧,提到宁古塔,从余的考察中才知道原来在东北,这片让我曾经觉得富硕、豪爽的土地,原来有过这么多悲伤,阴暗的过去 。还好历史不能压倒文明以及文化的传播,即使在那些被流放者中也能交流出美丽的文字,流传着积极向上的句子 。生经多难情愈好,这实在是灾难给人最大的恩惠,所谓患难见真情吧,这个时候的帮助远比丰厚的礼品和华丽的语句真实打动人 。顾贞观思念吴兆骞写的词作也得到流传,更说服了纳兰容若的鼎力相助,终于将朋友救出 。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 。东北人的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吧 。从宏观来说,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部分流放者从伤痕累累的苦痛中挣扎出来,手忙脚乱创造出了一些文明,但并不能给流放本身增色添彩,比较这样限度的对生理心理的严重侵害,还是磨灭了很多人才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 。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 。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部分文人之所以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 。他们的外部身份和遭遇可以一变在变,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这正像有些人不管如何追赶潮流或身居高位却总也掩盖不住内心的卑贱一样 。毫无疑问,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 。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再生死存亡的边缘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