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用毛泽东诗词作对联( 七 )


当然,不能要求每幅对联上下联中的每一字都平仄相对,但音步的节奏点上的字却必须严格按照平仄的要求配置 。
例如:宝剑峰从磨砺出;丨丨一一一丨丨梅花香自苦寒来 。
一一一丨丨一一其中第三字上下句都用的是平声字,因为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平仄可以从宽 。
再如:沾衣欲湿杏花雨;一一丨丨丨一丨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一丨丨一一丨一其中第一字都是平声,第三字都是仄声,也因不是节奏点所以不论平仄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当然,这个通俗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如果是五字联,第三、第五字的平仄还必须论,七字联的一、三可不论,五也还是要论,另外,句型如果有了变化,节奏点便不同,再要是套用上面的口诀就不行了 。
例如:江峰青所撰扬州二十四桥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
其中“看云影当空”与“闻箫声何处”这两个五字句,都是一、四结构,第一个字为领字,后面四个字的平仄,一、三可不论,二、四就必须论 。
还有一种情况,如前面所说的孟昶桃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
其上下联第四字都用的是平声,第三字都是仄声,这岂不是违反了平对仄,仄对平的规定了吗?必须说明,这种平仄用法是旧体五言诗的一种特定格式,即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 。
但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