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
导言
一、《 伤寒论》 的历史变革
《伤寒论》 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 。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百思特网,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 。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 。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 。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 。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 和《唐书艺文志》 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 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 。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
二、《伤寒论》 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 。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起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的内在联系,方能对本书作出正确的评价 。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面言,及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包括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 。
考《伤寒论》 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鉴别,作为伤寒类证而出现 。所以,不象伤寒那样论述全面,也没有系统的治法 。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讲的广义伤寒 。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尚无今日内外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热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括了许多慢性病,都称之为杂病 。
伤寒与杂病 。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形式,但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 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 。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百思特网,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不明脏腑的寒热虚实,则亦不能明伤寒 。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 。
基于上述的问题,故柯韵伯对此深有体会的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显,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 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事实,以反映它的辨证方法 。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须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 。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大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 。”百思特网反映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言简意赅,极尽含蓄吐纳之能事,故在辨证说理中有其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效果 。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离其范围,所以它只在六经上求根本,而不在伤寒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点 。
- 纸尿裤|有哪些好用的透气纸尿裤,透气纸尿裤排行榜
- 小小角落,大大用途
- 清明节|2022清明节是农历初几
-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100字
- 论持久战经典读后感有感
- 增长的悖论读后感锦集
- 《王志纲论战略》读后感摘抄
- 邓论|邓伦十大电视剧排行榜,邓论好看的电视剧排名前十
- 《艺术史导论》的读后感大全
- 论法的精神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