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
重点:
(1)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
(2)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
难点: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归省(xing)行家hang)惮(dan)絮叨(xudao)怠慢(dai)撺摄(cuanduo)
凫水(fu)潺(chan)歌吹(chui)蕴藻(yunzao)家眷juan)皎洁(jiao)漂渺(piaomiao)纠葛(jiuge)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
(1)倘:连词 。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
(2)大抵:副词 。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
(3)相仿:大致相同 。仿:类似 。
(4)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
(5)怠慢:冷淡 。怠:轻慢 。慢:态度冷淡 。
(6)诚然:副词 。有“确实”的意思 。
(7)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蟋缩 。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
(8)通通: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
(9)朦胧:月光不明 。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 。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
(10)歌吹:歌声和乐声 。
(11)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
(12)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
(1)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 。兴:兴致 。
(14)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
3.自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
2·关于课文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
三、课文分析
1.提问: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分层,归纳段意、层意 。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
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
第~层:(第1节)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
第H层:(第2节)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