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苏教版及注释( 二 )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 。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大全 上册:《夜书所见》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宋代诗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宋代诗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下册:《咏柳》 《春日》 《乞巧》 《嫦娥》《咏柳》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春日》 作者:朱熹(宋代诗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乞巧》 作者:林杰(唐代诗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嫦娥》 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
三年级上册古诗苏教版及注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的古诗 一、《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
3.径:小路 。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
5.坐:因为;由于 。
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