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古诗词中的燕雁( 二 )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 。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
读yān时,通常做地名,战国时燕是七雄之一,古燕国即现在河北一带,也称“燕赵”之地 。燕然山这个地名经常出现在描写戍边的诗歌或边塞诗中 。比如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汁”;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花燕然”;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雁,在历史悠久的华夏之邦,古人赋予雁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
一、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异”字领起全文,写出边疆秋来,景色与家乡苏州的差异,从而引起了世人对故乡的思念 。雁朝衡阳飞去了,而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睡 。毕竟这么多年了,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样回归呢?这种意象还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二、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离开成都,滞留夔州 。晚年多病,朋友失散零落,处境艰难,心里充满痛苦心情 。自己就像这只孤雁一样,离群落单,和家人离开故地,与友人分散 。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那念群的叫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这种意象还有: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等 。
由于大雁入秋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比如: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等等 。
也有以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
古诗文中写到燕子的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两句,并体会诗中的意...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象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
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

怎样区分古诗词中的燕雁

有关燕子的古诗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归燕 【唐】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
双燕 【唐】杜甫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 。
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 。
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
村舍燕 【唐】杜牧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
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
晚燕 【唐】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