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析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只要是诗歌艺术的精品,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 。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作品时,要通过语言的媒介,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的意境之美 。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意境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所说的三境中,“物境”即客观的景象之境,“情景”即主观的感情之境,“意境”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高度融合,是优秀诗歌作品必须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 。其次,要弄清楚“意”(情)与“境”(景)的主要特点和关系,因为所有的诗词都涉及到“情”和“景”的内容,所有好的诗词中的“情”和“景”都达到了水乳交融 。需要指出的是,在意境的形成中,“景”是基础,“情”、“意”才是主导 。“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并不等同于生活中自然形态的“景”,它既是唤醒诗人特定感情的“景”,也是在此种特定情感支配下所创造的“景”,所以,总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情上的激动 。因此,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时一定要领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才能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第三,要弄清楚诗歌意境构成的基本模式,其基本模式如下 。(一)触景生情,情随境生诗人事先没有某种情意,因遇到某种物境,触发了某种情意,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 。如杜牧的《江南春》便是如此,“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好一幅江南艳丽的水乡风景图宛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作者选取了富有江南特点和春意的景物(莺啼、绿、红、水村、风、寺庙、楼台、烟雨等),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把零散的自然景物加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精确描绘,使人身临其境——宛然置身于迷蒙烟雨、春意盎然的江南大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极大的感染 。然而它不仅是一幅歌颂春光的写景图,而且在即景抒情、借古讽今之中,给予信佛的统治者以含蓄委婉的嘲笑,达到了情意情景水乳交融之境界 。(二)移情入景,景中生情诗人原有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接触物境时,把这种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把它抒发出来,于是客观的物象带上了主观情感 。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鸟惊心”明显带有诗人“感时”、“恨别”的主观色彩 。遭遇“鸟语花香”,在平常的情况下人们定会抒发喜悦之情,可是在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家人离散的处境下,杜甫见花开流泪,闻鸟语惊心,花香鸟语这种美好的景物,此时却勾起了诗人痛苦的情怀 。诗人以主观感染客观,统一客观,达到了意与境的统一,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因此,“意”与“境”的交融,不管它是情随境生,还是移情入境,总之要在一首诗中和谐、完美,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方能够成好诗词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失为具有完美意境的典范,他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抒发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交融在一起,使之浑然一体了 。难怪闻一多称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再如欧阳修的闺怨词《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句,意境曲折,层层深入而浑然一体,前人评价颇高 。该词中闺中怨妇借暮春景象,感叹青春消逝和精神上的孤寂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所以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第四,掌握一些关于诗歌意境分析的必要的常识和方法 。(一)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诗歌意境的形成离不开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这些客观的景物,一旦渗透诗人之主观情感,即为诗歌之意象,可见诗歌意境的形成是离不开意象的 。那些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典型传统的意象,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作为高三学生,熟悉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如“梅”,由于古代诗人的反复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 。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 。月能思乡,星能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等 。(二)展开联想想象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更好地去赏析诗歌的意境 。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 。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三)明确答题思路不同的命题形式有不同的答题方式 。如果是笼统地简要分析意境,必须遵循答题的一般思路:①描述诗歌的意境 。②概括意境的特点 。③理解意境中作者寄托的感情 。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意境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①)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②)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③)在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欣赏中,只有体味到了诗歌的意境美,才算真正读懂了诗 。作为高三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诗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 。
诗歌鉴赏 意境 思想感情 诗歌的意境一般都是为了烘托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谓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