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小学教案格式怎么样?( 三 )


生(3):作者运用了比喻手法?
生(4)鹭鸶栖息的画面也很美,我把它拍下来,并取名为栖息美 。师:既然在你眼中那么美,美的是那么悠然,你能用这种悠然美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学生美美地读)
(这一过程让学生当上摄影师、点评师去发现美、体验美,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作为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这一基本的学习目标 。而老师要扮好参与者和引导者角色 。)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师诵读第8小段)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
师:鹭鸶既然不是一首歌,在作者心里它就是一首(生齐说:韵在骨子里的诗)(师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生齐说:首尾照应)
师:你们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到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生(2):我还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爱 。
生(3):还有对生活的爱 。
师:你们的回答太精彩了,你让我想到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应该用一颗博大的爱去关注身边的万事万物,这样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才是灿烂、五彩的 。是吗?(是)
师:好,那我们就与作者同行,带着对鹭鸶那份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爱齐读整篇文章 。
(课到此处,通过老师深情的话题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内心掀起情感波澜,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学会给爱 。)
(学生齐读课文)
师: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是我们这节课的另一个目标 。来,说说你对此文的修改建议吧;
生(1):我们要充分抓住所写之物的特点,精练语言;
生(2):在写特点时多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文章才;
师:说的太好了;(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是煞费苦心的;
生:有;(学生开始小练笔,老师巡视指导、抽读);
师:最后,全体起立,把如诗般美、韵味无穷的鹭鸶美;结束课堂的修改建议吧 。(原小黑板上的小片段)
生(1):我们要充分抓住所写之物的特点,精练语言 。
生(2):在写特点时多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文章才会生动、具体些 。
生(3):用心去写,用爱去感受 。
师:说的太好了 。那我们来做一个小练笔:你们按照刚才所说的去写一种你最喜爱的动物,有信心把它写好吗?
(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是煞费苦心的 。设计课堂小练笔即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其语言能力 。)
生:有 。
(学生开始小练笔,老师巡视指导、抽读)
师:最后,全体起立,把如诗般美、韵味无穷的鹭鸶美读出来 。请再次齐读整篇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