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的诗词( 三 )


在他向创造主发出的提问中,显示出人在时空中的生命,面临着一波波的递嬗与蜕变 。
在晨昏光影的推移中,人无可避免地要被「接走」;但离去时的「天色」,却能标示出人生终极的趋向 。
这首《天问》,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是复杂的,我们一定要要慎思明辨 。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 。
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 。
个体生命终将走向灭亡,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啊 一直,我都只肯谈生活,而刻意回避生命的话题,大概是因为心底的那一丝恐惧吧 。
拥有时永远无法知晓失去后的感受;而失去之后就再也无法找回曾经的拥有 。
我不愿失去,所以便不会对无法预知的失去产生好奇 。
...
余光中的《乡愁》全诗是什么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
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
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
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
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 。
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 。
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 。
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
http://hi.baidu.com/shenhong199406/blog/item/ec3b499b3309b5b2c9eaf42e.html
描写诗人李白的诗句是什么? 唐朝至五代: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称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转必绝伦 。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
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
几年遭鹏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醩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
《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
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 。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
《赠李白》(不是打错了啊,跟上面那个都叫赠李白,看样是赠了好几次了)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