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的方法(11)


(王禹偁 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 , 不到桐庐已及明 。
(思江南 方干)鉴赏方法:1、初读全诗 , 整体感知 , 确定情感类别2、抓关键句 , 挖掘字词 , 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 , 构建图景 , 再悟情感4、根据题目 , 组织语言 , 形成答案三、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的鉴赏边塞诗赏析要注意:①了解时代背景;②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风格鉴赏方法:第一 ,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 因此 , 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 , 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 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
简介“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 , 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
经济繁荣 , 国力强盛 , 开疆拓土 , 不少文人 , 或投笔从戎 , 或置身幕府 , 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 , 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
又称为“高岑诗派” 。
到了中晚唐 , 国势开始衰微 ,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 , 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 , 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 , 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
到了宋代 , 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 外侮不断 , 国难当头 , 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 , 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 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 , 如“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渔 家 傲》范仲淹) 。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 , 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 , 不免更多一些凄厉 , 更多一些惆怅 。
第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
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 , 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 ,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 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 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 , 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 , 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第三 ,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 , 有的豪放旷达 , 如前述的“醉卧 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 , 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 , 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 , 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 , 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 , 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 , 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 , 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 , 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3)风格——雄壮豪迈 。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常用评析词语:雄奇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英雄气概 昂扬精神 厌战情绪 深切同情四、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 江山胜迹 , 人物风流 。
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 , 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 , 留下多少辉煌业绩 , 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 , 让人唏嘘感慨 。
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 , 到了唐代蔚然成风 , 甚至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