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个人总结(15)


在美术活动中 , 只有渗入大量的情感因素 , 才能使宝宝画从自然表现步人艺术表现 , 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引发宝宝灵感的动力 。因为审美愉悦产生于生命的自我表现 , 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发生艺术活动 , 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要充满活力 , 带有适中程度的紧张以获得生命的动态平衡 。利用主客体的对立、矛盾 , 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如“运动和静止、勇敢和懦弱、快乐和悲伤”等差异明显的矛盾 , 使幼儿在完全相反的精神状态下 , 出于无意识的冲动 , 唤起情感和美感 。
如课题“打针” , 宝宝都有亲身体验 , 打针时既要表现出勇敢地面对现实 , 又有止不住的疼痛 , 宝宝在画面上表现的那种哭笑不得、惶恐的表情 , 正是他内心的写照 。在美术教育中 , 教师充分利用快乐与悲哀、胜利与失败、勇敢与懦弱等宝宝内 IL,抗争引起强烈的美感体验 。依据上述分析 , 在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应更加重视引导宝宝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 , 利用审美直觉 , 强化宝宝对事物包含力的式样的感知 。例如:我们组织的线条练习课题“小雨和大雨” , 不仅仅要求宝宝画出雨线 , 更重要的是体验下大雨时 , 黑压压的感觉 。启发孩子们将这种不同力度的体验用或粗或细的线条、轻和重的色彩表现出来 。这门学科对我来说帮助巨大!
我认为 , 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和溺爱 , 重视肢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 轻视心理健康和能力的培养 , 这样做容易导致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减弱 , 碰到挫折无法应对 , 将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真爱孩子 , 就不能一味溺爱孩子 , 更不能粗暴的打骂孩子 , 而是要用博大的爱去感动孩子 。
一、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爱孩子要有原则 , 迁就孩子不是真爱 , 而是害 。有原则的爱 , 是理智的爱 。而与澳坚持着钟爱的原则 , 做家长的应该狠下心来 。
二、重视孩子的素质的培养 。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娇生不能惯养 。如果孩子说一不二 。随心所欲 , 长大以后怎能受得了委屈?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 。
三、要让孩子懂得“自作必须自受” 。光说不练 , 不会成功 。家长一切替孩子代劳 , 孩子不会长大 。做为家长要为孩子长远着想 , 就要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学会承受挫折 , 接受惩罚 , 经历磨难 。孩子长大之后 , 一定会感激家长给予的这份人生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