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的篱笆墙倒了

中产阶级的篱笆墙倒了
文章图片

中产阶级和低端人口之间,隔的不过一堵矮矮的篱笆墙 。
这堵篱笆墙的构成大致如下:日料、钢琴、全麦面包、海外旅行、学区房、兴趣班、月薪两万、双语幼儿园、985名校 。这些元素,从头到脚堆砌下来,就是摸到了当代都市中产生活的门道,也是区分中产阶级和低端人口的重要标志 。
马云说过,月薪两三万的人最幸福 。我想,他说的应该是中产阶级的那种幸福 。毫无疑问,我们的中产阶级生活很幸福 。
虽然有广州的中产母亲抱怨,孩子去美国参加夏令营太贵了,半个月就要两万,但不可否认,这其中也隐藏着炫耀的幸福:看,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我家孩子去得起两万块的夏令营!
对低端人口,中产阶级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主要来自物质生活的优越 。
九千的日韩五日游,两万的欧洲十日游,下层平民去不起 。三十块一个的裸麦面包,人均四百的高级餐厅,下层平民吃不起 。
当然,动辄数十万一平的大城市学区房,下层平民就更别想染指了,而一套优质学区房,毫无疑问,是中产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
对上流社会,中产阶级也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主要来自于文化上的优越 。
由于中产阶级大多出于读书人,他们最乐于谈论文化、品味和教育:马云固然厉害,然而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的文凭,似乎含金量低了点 。
李彦宏学历很高,然而百度赚的黑心钱太多,也就沦为了下流 。王思聪学历又高,赚得黑心钱也少,但却喜欢网红脸,品味堪忧,也非上上选——如此比一圈下来,我们中产阶级收入虽少,在他们面前,也不失精神上的巨人了 。
一名合格的中产阶级,幸福指数是非常之高的,所担忧的只有两件事:一是世界的和平 。二是地位的传承 。
中产阶级比谁都更祈愿世界和平 。
和平才能令中产阶级过上好日子,也就是咱倍加推崇的岁月静好 。中产阶级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800万一套的学区房里,泡一壶伯爵红茶,吃两块司康饼,看云卷云舒,听孩子用英文背背泰戈尔的诗,想想春节该带家人去哪儿度假,感叹一番,啊,生活,如此美好 。
世界也不是没有悲惨和丑恶 。
在朋友圈里,中产阶级勇于积极地奉献爱心,促进世界大同:哪里的农民工孩子没书念了,哪里的贫困山区儿童没衣穿了,他们都会一面流泪,一面心怀愧疚,积极地转发支持,满脑子都是社会关怀 。末了,还要提醒自家孩子一番:看到没有?不好好念书,以后就是这般模样!
对,念书 。念书,事关中产阶级第二项人生大事:地位的传承 。总监难保自己的女儿仍是总监,处长难保自己的儿子仍是处长 。如何把中产的地位传承下去,甚至更上一层楼,才是父母们最为忧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