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 三 )


鼓舞
文章图片

但对于一个失去双腿的人,跪在鼓上跳舞并不容易,更何况当时廖智的双腿只经过了简单的截肢处理,残肢下还有许多突兀的骨刺 。每次练舞前,她都会为双腿裹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纱布,可无论裹成什么样,训练结束后纱布都会变成“两包血” 。
任虹霖看不下去了,主动表示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预估 。“要不就不跳了 。”任虹霖说 。但廖智依然坚持,顶着重庆夏天40℃的高温,在不吹空调、不让伤口感染的条件下,练了一个多月 。
2008年7月14日,《鼓舞》首演当天,800人的场地座无虚席 。从廖智亮相开始,所有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直鼓掌、叫好,直到节目结束 。任虹霖站在台下跟着观众一起哭,他说:“这不是最好的舞美,没有最好的灯光,但一定是最好的表达 。”
因为《鼓舞》,廖智成了名人,代表了那场震惊世人的灾难中鼓舞人心的力量 。2009年年底,她受灾区的一所学校邀请,去探望地震中重伤的孩子 。那里的許多孩子和她一样,做过截肢手术 。
廖智发现,这些孩子总是穿长裤,特别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的义肢,而且不愿坐轮椅 。有时东西就掉在眼前,他们也不愿站起来捡,要等老师或志愿者帮忙 。
廖智不愿看到孩子们这样生活下去 。一天下课后,她取下自己的义肢,一手举着一条“腿”,说:“你们知道吗?我的两条腿都有名字,左腿叫大象,右腿叫粽子,你们看像不像?你们的腿有名字吗?”
孩子们愣住了,但很快笑成一片,兴奋地讨论着要给义肢起名字 。从那天起,他们对义肢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
第二天,廖智带着轮椅来到学校,她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接受轮椅 。
以往上课时,中间会有休息时间,但那一次,廖智站着讲了一小时,孩子们也站着听了一小时 。她还让人撤走了教室里的凳子,直到下课后,才请朋友推进来几把轮椅 。
站累了的女孩子,先在轮椅上落座了 。男孩子们却看了看彼此,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廖智假装没看见,带着坐在轮椅上的孩子们做起了游戏,开火车、接龙、旋转,孩子们越玩越开心 。男孩子们这才渐渐坐上轮椅,加入游戏的队伍 。廖智说,他们忽然发现,坐轮椅不是一件羞耻的事,而且很正常,“坐在轮椅上,照样可以很快乐” 。
“一个健全的人去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人家会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廖智不一样 。”任虹霖说,廖智是在用行动告诉那些肢体残障的人:我们的条件是一样的,我可以做到的事,你也可以做到 。
廖智知道,当孩子们愿意接受自己时,他们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在街头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 。但更可能的是,他们根本不会走上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