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 四 )


廖智接触过一个家长,因为孩子是聋哑人,家长从不带他出门 。还有一位妈妈,孩子的听力没问题,只是天生没有耳郭,可妈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说过“恨不得从来没生过这个孩子” 。
“这些家长有很强的病耻感,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健健康康,只有我的孩子是这样?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廖智说 。但这个群体人数不少,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中国的残疾人有8500万 。
当大部分残疾人不愿出门时,出门的那些就可能被当作异类 。
廖智的朋友文壹阳记得,第一次和廖智见面时,她穿了一条短裤 。文壹阳之前和她在网上有过交流,了解她的故事,对她的腿很好奇 。但他只敢看她的脸,不敢看她的腿甚至身体,只能趁低头拿手机时偷偷瞄两眼 。“我很尊敬她,不想伤害她,但我不知道是看她的腿比较好,还是不看比较好 。”文壹阳说 。
汶川地震前,廖智从未在生活中见过穿戴义肢的人,现在,她想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出去,被人看到了,才会解决问题 。”在她看来,很多时候,大家对残疾人群体缺乏了解,就是因为在生活中根本没有接触过这类人:见不到,更不要说相处之道了 。
廖智到美国换义肢时发现,在那里没人把义肢和身体残障当回事,义肢上的金属都是露在外面的,穿义肢的人还可以当模特参加时装秀 。“这就跟戴眼镜一样,我相信第一个戴眼镜的人也受到过很多关注,但现在大家都觉得很正常,没人会因为你戴眼镜而多看你两眼 。”廖智说,自己从那时开始去掉了义肢的肤色外壳,穿上一条短裙,就出门逛街了 。
2013年从美国回来后,廖智和查尔斯组织了多次残疾人的聚会,大家分享工作、生活中的趣事和烦恼,再一起尝试着解决问题 。他们想到的方法,是在国内推广残疾人和健全人“共融”的理念,比如在网上帮助残疾人创业、举办由残疾人主导的时装秀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残疾人找到自身价值 。
“发现别人的价值和找到自己的价值,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廖智说,“我不觉得这是在帮助别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也是在帮助自己 。”
(子 野摘自微信公众号“剥洋葱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