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交的人脉都没啥用

引导语:当你自身足够优秀的时候,不用刻意的去寻找,人脉就会找上你 。
对不起,你交的人脉都没啥用
文章图片

我也不知道“人脉”这个词,是哪一年发明出来的,是谁造出来的 。
唯一感觉到的是,这词误导了很多年轻人 。许多人年纪轻轻,一没本事,二不勤奋,就开始急着搭人脉了 。好像人脉一搭成,就天下无敌唯我独尊了 。
在他们的概念里,人脉搭得好,朋友少不了,一副牛哄哄的样子 。似乎别人只要一收他的名片,就普天之下皆我老友了 。
比如某个夜晚,销售部的小王,又要出去吃饭喝酒外加吹牛:
“你知道不,那个谁谁谁,大牛啊!是我朋友!”
“什么?你不信?人儿就在我微信好友列表里,不信你自己过来瞅瞅 。”
“跟他也很熟,经常在朋友圈里互动来着 。”
他所说的互动,就是给人家朋友圈里点个Zan 。这牛人的微信是怎么来的呢?公司出钱请了这牛人来公司半天,开个小讲座 。
结束时,一大堆人拱在讲桌前面要求加微信好友,那牛人也没办法,盛情难却,腼腆地拿出手机来,让大家扫一扫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对普通人来说其实是这样的,行业顶尖的牛人,他们的微信加或者不加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能看到其动态而已,功能就跟微博似的 。
你要和他们发两条消息,基本是不回的 。原因很简单,给牛人发消息的人很多,牛人精力有限 。牛人不是淘宝客服,他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干 。其次,牛人的时间很宝贵,通常不会用这时间和你聊天扯淡,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
如果牛人真的经常回复你,有3种可能:
1. 你本身也是个牛人,在行业金字塔里处在中上层的位置;
2. 牛人可能喜欢你,所以才愿意花时间;
3. 牛人是尔康,你是晴格格 。
我以前大学是个文艺小青年,整天写小说、写诗歌投稿 。
记得很清楚,那会儿到处搜编辑的邮箱海投,投了100个里面只有1个编辑会回复,内容还是:
“您的稿件本编辑部已经收到,会在审稿完毕后予以回信 。”
后来我等了半个学期也没等到回复的邮件,才知道是中了编辑部的套路 。
我心里还是不服,那时候听了很多励志鸡汤,还听了些名人的成长故事 。
比如某明星未成名前经常拿着作品去唱片公司堵制作人,制作人没有办法,但是听了他的作品以后,深深地为其才华折服,于是决定为他出唱片 。
我听了很兴奋,直接坐动车去北京,找到那家杂志社,在楼下堵编辑 。结果人家压根不鸟我 。
我还提前印了一盒名片,编辑的确收下了,但再也没有然后了 。
这盒名片我也没浪费,从那以后,我奔走于各种读书论坛、书展签售、传媒讲堂,急着广交人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