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的开端:萧规曹随( 三 )


将相国与皇帝齐名 , 并举二人定天下的言论 , 以后世之皇权正统论 , 无疑有僭越犯上之嫌 , 难免遭遇史家之春秋削笔 。曹参之所以能在朝廷上堂正言之 , 太史公之所以能在史书上堂正书之 , 当自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语境了 。自秦末之乱以来 , 天下进入后战国时代 , 在以平民为主体的刘邦政治军事集团中 , 大家一起打天下 , 一起坐天下的“共天下”观念 , 已经深入人心 , 成为权益分配的原则、执政的理念和共识 。基于“共天下”观念 , 以俗语解读曹参对惠帝的这句话:你老子刘邦之所以做皇帝 , 是因为他功劳最大 , 你萧大叔之所以做相国 , 是因为他功劳第二 , 而我曹参曹大叔之所以接任萧大叔做第二任相国 , 是因为我功劳第三 , 都是论功行赏 , 排排坐、吃果果的自然结果 。
进一步解读 , 在曹参的话中 , 高皇帝一语 , 代表的是以刘氏家族为核心的皇权 , 正如白马之盟所规定 , 由你刘氏家族独享;萧相国一语 , 代表的是以元老功臣为核心的相权 , 也如白马之盟所规定 , 限制在功臣列侯中;二者并立共存 , 彼此制衡 , 携手共筑汉帝国的新政权 。曹窟是皇帝的近臣 , 属于宫廷官员 , 是皇权的爪牙手足 。他出宫回到丞相府家中 , 为惠帝询问政事于父亲 , 代表宫廷干预政府 , 皇权干预相权 , 触犯了当时的政治忌讳 , 自然惹得曹参愤怒 , 打他二百屁股 , 一来强调相权的独立 , 二来警示皇权不可恣意扩张 。一句话 , 西汉初年之皇权 , 不是秦始皇所开创的绝对专制皇权 , 而是汉高祖所接受的相对有限皇权 , 如此史实 , 如此理念 , 治史者不可不深察 , 读史者不可不留意 。
史书上说:“(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意思是说 , 萧何与曹参 , 从来就你不服我 , 我不服你 , 对着看 , 比着干 , 总要争一个高低 。在秦沛县时代 , 萧曹二人 , 分别为县令手下两大豪吏 。萧何是主吏掾 , 负责事務人事 , 曹参是狱掾 , 负责刑狱司法 。萧何早早出人头地 , 考核评定为全郡第一 。被比下去的曹参 , 心里不是滋味 。
沛县起兵 , 萧曹二人 , 同为主谋 , 成为沛公手下两大干将 。萧何主文 , 负责文法后勤 , 曹参为武 , 领兵冲锋陷阵 。建国以后 , 萧何出任丞相 , 主持政务国本 , 制度建设 , 成为君主之下第一人 。而曹参呢 , 作为步兵将领 , 长期在韩信手下作战 , 固然是战功卓著 , 却难与萧何齐名并举 , 始终不是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