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最深的愤怒留给自己( 二 )


年幼的希 , 不会懂得父亲的愤怒源于工作 , 母亲的忍让源于体谅 。只觉得自己事事做不好 , 是给父母添麻烦的孩子 。
而如今 , 长大的希 , 早已不需要父亲的指责 , 因为经历的时间太久 , 父亲苛责的声音 , 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内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 , 她早已认同了父亲 , 并代替父亲对自己说:“你不行”、“你很差”……这个声音 , 如此真切 。
2012年 , 网球冠军李娜 , 在持续一年的低迷后 , 走进《看见》 , 与柴静面对面 , 讲述了一段类似的经历 。
李娜的十岁到二十岁 , 在教练身边度过 。教练是个刚正的人 , 但脾气火暴 , 说一遍不改 , 立刻就炸了 , 如果连续失误 , 就一把推开说“滚滚滚” 。教练最见不得女孩哭 , “哭什么哭 , 还好意思哭?”不哭 , 又说:“到底有没有脑子 , 这么说都没感觉 。”她出错的时候 , 对面喂的球会狠狠砸在身上 , 说:“教猪都教会了 。”李娜说:“我会特别害怕 , 一到训练时间 , 我的心跳就会加快 , 一听到拉铃的声音 , 就开始想 , 完了 , 又去训练了 。完了 , 又要去跑步了 。然后一到8点半训练 , 完了 , 又要挨骂了 。”这样的生活 , 她过了十年 。“不知道惩罚什么时候来 , 只知道它一定会来 , 只是早晚的问题 。”
长大后的李娜 , 赢过很多场球 , 也得过很多个冠军 , 却依然无法建立起在打球上的自信 , 更无法接受偶然的失败 。输球时 , 她用衣服把自己包起来痛哭 , 无法克制地自我羞辱 , “我根本不配打网球”、“我生来就是一个失败者” 。她在自传中写道:“再犯错误时 , 我已经不需要别人对我吼叫了 , 我已经把教练的愤怒、暴躁内化进了自己的脑海中 , 我自己扮演了原来教练的角色 , 甚至更残酷 。”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 , 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这句话 , 用来形容我的来访者希 , 形容李娜 , 再贴切不过 。因为童年被苛责得太过猛烈 , 她们在不知不觉间 , 内化并承认了自己的无能 , 并因为这种无能 , 对自己深深地愤怒 。
一个人 , 如果对他人愤怒 , 甚至对世界愤怒 , 都可以选择指责、抱怨、甚至暴力 , 予以排解 。而对自己的愤怒 , 却只能独自食下 , 且越积越深 。而后 , 演变成一种无力感 。而要去除这种无力感 , 消除这种随时随地的指责 , 首先要做的是 , 与那个内化在心里、挥之不去的客体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