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遗恨( 二 )


后来,徐珵拉下脸去求于谦的门生,于谦见其确有能力后向景泰帝举荐,则落得一句:“此议南迁徐珵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 。”
是的,不管徐珵提议南迁是忠于朝廷,还是由于私心,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已经被人绑在道德制高点鞭打了,于是只能改名“徐有贞” 。徐有贞或许不知道,虽然这个时候提议南迁自己被耻笑,但是在100多年后,因为没有南迁,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
通过一些历史资料的反映,我们一直觉得崇祯虽然为帝不行,但是在个人品德上,以身殉国的态度一直都是历代君王道德典范,所以那句“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同,但实际上,他就是个懦弱的亡国之君 。
早在崇祯十六年,清军由墙子岭入关,数月间把蓟州、真定、河间、海州(连云港)等地掠夺一空,次年再次北归震动京师的时候,崇祯就召集内阁首辅周延儒,并同其商量南迁之事,并命令他不要将此事泄露出去 。
这虽然是崇祯第二次召见大臣言明南迁,但实际上在后宫中,南迁的事早就已经被分成两派争论不休了 。其中支持南迁的是崇祯的周皇后,她曾数次向崇祯提及南迁,另一派就是以天启懿安皇后张氏为首的旧派,以祖宗家法为令,严正抗拒南迁 。
当然,此时大明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况且崇祯能够继任帝位,张皇后居功甚伟,以致其极其尊重这个皇嫂,张氏曾反问崇祯,“祖宗宗室在此,迁安往?”问得崇祯哑口无言,他也就打消了南迁的念头 。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形势急转直下 。到1644年正月,明朝内线主力军孙传庭部全军覆没,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东渡入晋,剑指京师,一片坦途;而明朝的外线,蓟辽总督洪承畴松山兵溃被俘,全辽防线全线崩溃,只剩吴三桂孤守山海关,后金对整个明朝志在必得 。自此,崇祯不仅“中兴美梦”成为泡影,京师能不能保住都成了问号 。
对的,即使此时也没人认为明朝会亡,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困后金于关外问题不大,张献忠势力在川,而李自成要华北让给他就让给他,只要崇祯帝南迁到留都南京,那么整个大明至少血脉可保,固守江南完全不成问题 。
于是整个朝廷又为南迁起了争执,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的文华殿上,李明睿主张“圣驾南巡,征兵亲讨”,李邦华则提议“(太子)监抚南京,臣等辅(崇祯)帝坚守”,不过不管是崇祯亲自退守南京,还是让太子去南京,都算是“南迁”一种方式 。
但是正如“京师防卫战”中的徐有贞,在明朝,提南迁不仅会伤害到守旧派诸如张皇后等皇亲国戚、大臣的利益,更会受到新儒学下制高道德的谴责 。以给事中光时亨为主的一众大臣坚持拒绝南迁,各个都想效仿大英雄于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