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催眠

艺术与催眠
文章图片

【艺术与催眠】音乐是很强的催眠手段 , 而且是最古老的催眠手段 。孔子将“礼”和“乐”并重 , 我们到现在还能在许多仪式活动中体会得到 。孔子说过听了“韶乐”之后 , 竟“三月不知肉味” , 这是典型的催眠现象 , 关闭了一些意识频道 。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逝水年华》 , 用味道引起对往事回忆的过程 , 正是以“暗示”进入自我催眠的绝妙叙述 。
电影是最具催眠威力的艺术 。它综合了人类辛辛苦苦积累的一切艺术手段 , 将其展现在一间黑屋子里 。电影院生来就是在模仿催眠师的治疗室 。灯一亮 , 电影散场了 , 注意你周围人的脸 , 常常带着典型的被催眠后的麻与乏 。也有兴奋的 , 马上就在街上唱出电影主题歌 , 模仿出大段的对白 , 催眠造成的记忆真是惊人 。当然 , 也有人回去裹在被子里暗恋不已 。
电视好一些 , 摆在明处 , 周围的环境足以阻止你进入深度催眠 。但是人的自我催眠能力实在太强了 , 哪儿都不看 , 专往屏幕上看 , 小孩子还要站得很近看 , 并因此遭到父母呵斥 。
自我催眠还会使人产生多重人格 。作家在创作多角色的小说时 , 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评论家则喜欢判断那些角色的人格是否完整 , 或者到底哪个角色的人格是作者的人格 , 作者的人格到底是什么样的 。敏感的读者也常常做这类判断 。我猜作家当场签名售书的时候 , 赶去的读者一定带有部分鉴别“假冒伪劣”的心情 。
有个要领奖的朋友问我:“领奖时如何避免虚伪与虚荣?”这个问题可比昆德拉的“媚俗”——怎么做都是“媚俗” , 连不做都是“媚俗” 。我说:“观察 , 观察观众 , 观察颁奖人 , 观察司仪 , 观察环境 , 也观察你自己 。”这实际是一个造成双重人格的方法 , 将冷静的一重留给自己——假如颁奖现场发生火灾 , 你会是最先发现的 。
成熟的演员是最熟练的多重人格塑造者 。当然有些人也会走火入魔 , 在扮演的那一重人格——失去监视的人格里 , 回不过神儿来 , 不思饮食 , 陷入深度自我催眠 。在催眠案例中 , 有的被催眠者并未失去全部的“自我意识” , 他们常常有一個意识频道是清醒的 , 看着自己干着急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 , 他原本并没有安排安娜自杀 , 可是安娜“自己”最后那样做了 , 他拿她没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