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文章图片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
有人光鲜亮丽却也咄咄逼人,有人其貌不扬却让人心生好感 。前者让人窒息,后者让人舒服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倾诉心中的秘密?
一个人从表到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外貌,能力,脾气,品格,品性 。
对应的品质同样是五个层次:颜值,才华,性格,善良,人品 。
细细品味,这五个层次,既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也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 。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这便是那条完整的路径 。
始于颜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自古人们便津津乐道于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的四大美女,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的四大美男 。
只是古人眼中的颜值,不以美丑论英雄,而是关注气色神采 。
三国时曹操有一次要接见匈奴使者,觉得自己身材矮小、貌不出众,就让高大帅气的崔季珪冒充自己,曹操本人却提一把刀站在旁边 。
匈奴使者要回去时,曹操让间谍问使者:“你看魏王(曹操)怎么样?”
使者回答:“大王容貌端庄、举止文雅,但是站在一边,提刀的那个人是个英雄 。”
史书上记载曹操“容貌短小,而神明英发”,所言不虚!
容貌是天生的,我们无从选择 。
而说到颜值,容貌却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气质和气场 。
正如有的画一眼看上去美,可是越看越乏味;有的却是初看了了,却越品越有味道 。
识人,要观其内;做人,要养于内 。成之于内,自会发之于外 。
气质和气场从哪里来?眼中的审美,身上的阅历,脑中的见识,心中的涵养 。
最直接的便是读书,苏东坡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所谓“读书可变化气质” 。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敬于才华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人 。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
只因天地无限,重在均衡,需要通过取长补短去实现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别人所比不了的地方 。
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 。
西方有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木板里最短的那一个 。
而人生却不是一只桶,桶再大能装的水也有限,况且中国人忌讳的就是一个“水满则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