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折纸》说课稿怎么写?( 六 )



五年级数学《折纸》说课稿怎么写?


教材内容: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学会同分母数加减法和通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教材安排折纸的活动,通过两个小朋友折纸的所用纸数量,提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必要性 。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减法,教材则直接呈现了计算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能直接进行减法的计算 。在“试一试”的练习后,教材安排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归纳,以便学生能用简单的算理直接进行计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
教学关键:
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理 。
教法学法:
1、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探究体验、参与合作、互动讨论 。
2、学法: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分等知识,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做足了铺垫,所以本节课在学生直观操作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合作交流, 寻找概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
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
师生谈话:同学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折纸)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新朋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小明和小红在手工课上折纸)让学生观察 。